李華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南京 210023)
大學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學科,線上教學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迎來了巨大的挑戰。高校體育課的線上教學也同樣帶來了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在線體育課教學形式主要有網絡在線課程、網絡直播教學、電視空中課堂等形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五花八門,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學生、學校、課程平臺等都面臨空前的挑戰,也給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和改革帶來了極大契機。
線上教學可以脫離學校正常的作息時間和老師的約束,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能夠主動參與各類活動,按計劃進行課程學習,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動靜平衡。
教師和學生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進行互動,增強教學趣味性,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的作用,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與教學氛圍。例如,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分享一些有趣的鍛煉視頻。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體制下,教師采用傳統“講解—示范—練習”的教學方式,教學活動形式傳統,不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以考試成績為教學目標,注重體育運動技術知識的傳授,忽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體育課堂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時間和空間的拓展。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課后學習,有助于體育教學學習時間的補充。另外,視頻剪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達,線上體育課教學可以觀看從不同角度拍攝的著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以及利用慢放和回看功能,帶給學生更加全面和豐富的技術學習體驗,吸引著學生模仿學習。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場地,場地不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在教室學習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動作要領、學習比賽規則等,不受空間的制約,方便學生學習。線上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困境,使得體育教學內容的覆蓋面有了極大的擴展。這些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面對教學環境、教學方式等變化,要求教師及時學習和掌握在線教學的各種方法,并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進行在線教學,對在線教學理念和實踐方法加以嘗試,才能不斷提升在線教學能力,才能促進學生逐步深化學習。
體育教學網絡課程的展示手段多樣化,既有相關知識的介紹,又有通過動作錄象、動畫和動作分析和解析加深學生對運動技術的理解,教師通過相應的交互手段加強對學生運動實踐環節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研討,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給予回應。同時,為方便交流,還可延伸到手機客戶端的QQ、微信等,增進交流頻率。這些教學技能可以廣泛地運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盡管線上教學為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契機,但是對于網絡資源的存儲、教師掌握在線教學技術水平、教學內容的選擇等問題也集中體現出來。
雖然網絡上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也有很多精妙的教學設計,但是近幾年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7年認定的共490門課程中,體育類課程僅有3門,占0.61%;2018年認定的801門課程中,體育類課程共8門,占0.99%。與其他學科相比,當前體育類慕課建設不盡人意。許多體育網絡課程重復建設、重專業訓練而輕理論。
據調查,某高校有21%的教師利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的內容指導學生學習,部分教師利用某公眾號、社交等媒體收集的內容進行教學。這些內容有的過于專業化,有的過于娛樂化,枯燥的專業知識、不嚴謹的教學內容,嚴重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達成。
雖然教師能夠在慕課網、公眾號、Keep等網絡平臺收集到新穎的教學視頻、動態圖片和一些比較專業的健身方法、手段,但是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在線課程建設有一定的功利性,主要是以認定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為導向,重建設、輕應用,且課程建設不成體系。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往往忽略了體育理論知識點的教學,這對體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體育教學有其不同于其他課程教學的特點,沒有場地、器材及身體的參與不能說是一個完美的教學。在網絡平臺可以看到發布有很多體育課上課的情景,有學生拿著平底鍋當網球拍、遙控器當乒乓球拍、蒼蠅拍當羽毛球拍等學習視頻,看似熱鬧,但是作為一個體育人,要明白這些器材與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掌握好運動技能嗎?如果強行讓老師教授需要器材參與的運動,只能說是紙上談兵。當然對于學生學過的技術動作進行適當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表象,對于技術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大學生在學校學習了各式各樣的體育技能,但是進行自主的體育鍛煉卻無所適從,不能不說是體育教育的缺失。從小到大,學校體育伴隨學生10余年,在校期間學習了各種運動技能,卻不了解每個項目的“一招一式”的作用,更加談不上了解其原理,制訂自己的運動處方。體育課的作用是不僅要讓學生有健康的體魄,還要讓學生明白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讓學生主動去鍛煉,學會鍛煉的方法,能夠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制訂“運動處方”。
數字時代體育教學生態系統就是要完善線上體育教學方式。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與學互動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的環境影響下如果不及時解決體育教學生態系統,勢必會影響體育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要明白線上教學是延伸和補充,不能替代課堂教學。
在線體育課堂教學要突出體育運動的特點,也就是要有身體的參與,無論哪一類項目的教學活動,都涉及到身體運動。這就決定了體育教學網絡課程不同于別的課程,要通過身體的運動使學生參與運動,學會運動。學生僅僅通過網絡課程學習并不能夠完全掌握學習內容,尚需要通過親身的運動去學習,去體會,不斷地發現錯誤,糾正錯誤,才能完全掌握學習內容。因此,體育教學網絡課程的教學手段必須要多樣化,既要有相關理論知識的介紹,又要通過視頻、動畫等分析,加深學生對運動技術的理解,同時要求教師通過相應的交互手段加強對學生運動環節進行指導。
通過線上體育課程教學,也暴露出體育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不足的弊端。部分教師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對在線課程建設和在線授課方式天然有抵觸、畏難情緒,不愿意嘗試使用在線授課工具。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原有的知識能力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在線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較強的整合能力和具有高度反思性實踐能力。體育課線上教學經常會用到直播平臺,并利用相關辦公軟件及設備制作教學課件、錄制教學視頻、編輯視頻等,對相關資源進行加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