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白曉晶
(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我國高校加強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旨在為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打下堅實基礎。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應積極拓展自身的社會職能,履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社會責任。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實現了信息傳輸的快捷化,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資源。健美操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最具普遍適應性的課程之一,不僅在高校中擁有眾多的支持者,同時,在社會上也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因此,借助于微時代網絡平臺的支持,通過與社會健美操群體的交流與互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國內的學者對微時代有著不同見解,對于微時代的內涵,楊威認為:“微時代是蘊含著生活方式、人際交往、文化傳播、社會心理等多種內涵的時代命題,不再是簡單的技術上的術語。”凌小萍指出“微時代所呈給人們的是五彩繽紛的世界,是基于便攜智能終端及信息數字化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為傳播的媒介,以高效、互動、實時為特點的信息傳播時代”。雖然目前學術界沒有對微時代的內涵有一個統一明確解釋,但是對于微時代的研究日漸完善,研究的內容體系趨于成熟,各個學者對于微時代內涵的解釋大體上沒有沖突與爭議。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微時代是運用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將小程序、音頻、文字、圖像、視頻融合在一起,以微信、微博為主要的傳播媒介,運用“微信公眾號”“微公益”“微電影”“微直播”等形式,通過電腦、手機等顯示終端,實現信息的共享與及時傳播。從微時代的信息傳播內容上看,其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覆蓋全球范圍內的信息交流,涉及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從微時代的受眾來看,無論是普通百姓、在校學生,還是直播達人、網絡大V,聯結了廣大的微民,在各行各業中凡是使用微信、微博等媒體的用戶都屬于微民的一員。低門檻的媒介特性將廣大群眾匯集到一處,微民是微時代向前發展的動力,也正是廣大微民所匯集的動力,才造就了今天的微時代。
第一,信息傳播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是微時代信息傳播的實質。每位使用者可隨時隨地分享、瀏覽自己所感興趣的信息,滿足其自身對社會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需求。與此同時,微民將自己所想、所思、所聞、所見進行記錄編輯、整理發表,還可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微語錄”。微時代的平等話語權打破了彼此交流的界限,使得每一位微民都有發聲發言的權利,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共享信息機制。此外,微時代裂變式、多向性的信息傳播的方式,真正地實現了信息全民共享。
第二,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微時代下的信息傳播的裂變性、多向性更好地促進了微民之間的溝通交流與信息互動。當微民分享或轉發信息后,其他人看見后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行及時評論,不同的觀點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健美操是一項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具有強身健體、減肥瘦身的突出功效,因其適合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群參與,因而,具有明顯的普遍適應性特征,是當下全民健身運動中最為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由于其參與群體龐大,對于健美操運動技能的發展需求較為強烈,因而,為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由此可見,健美操教學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一定的培養作用。
第一,通過系統、精準的培養,提高了大學生健美操的綜合素養,使其具備了在大眾健美操領域開展自主創業的基礎能力。
第二,有助于引導學生了解大眾健美操參與者的發展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手段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這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在“疫情”期間,沈陽體育學院健美操教學團隊充分利用“線上”平臺,組織學生根據大眾健美操運動的特點,制作了適合于“宅家”練習的健美操微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平臺,吸引“宅家”的居民開展健美操教學活動,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疫情”期間居民健身的問題,同時,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養。
及時了解與掌握大眾健美操運動的發展動態,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社會實用性的必要條件。因此,要求高校健美操組織應積極主動地與社區、大眾健美操團體及健身俱樂部建立起網絡交流平臺,用以精準掌握大眾健美操的發展需求,進而給予及時的技術支持與幫助。網絡平臺的形式應突出多樣性,例如微信群、QQ群、網上俱樂部、專題網頁等。廣大大眾健美操參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交流平臺。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網絡交流平臺的普遍適應性,同時,大學生通過對交流平臺信息的反饋與整理,來設計適合于大眾健美操運動的動作編排,在實現技術創新、內容創新的基礎上,達成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健美操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僅有徒手與器械之分,還涵蓋了現代舞、街舞、拉丁舞、民族舞等內容,因此,相對于大眾健美操參與者而言,不同類型的健美操可滿足其不同的學習與參與的需求。針對于此,應組建多元化的大學生大眾健美操網絡服務團隊,對不同需求的學習與參與者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與輔導。具體的操作形式包括組建相關的微信群、QQ群,針對大眾健美操參與者的健身需求,設計出適應性與實效性并存的微視頻、微教材,通過開展“微課”教學、線上教學來給予精準式輔導。另外,大學生健美操網絡輔導團隊還應與社會健身俱樂部建立合作關系,擔任網上健美操教練,采用網上約課或定時教學的方法,直接參與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活動。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與網絡技術的高度融合,同時,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具有突出的培養作用。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為其未來實現自我發展的基礎保障。鑒于健美操運動所具有的普遍適用性特征、龐大的受眾群體及多元化的發展需求,在微時代網絡技術的支撐下,通過高校健美操教學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社會實用性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健美操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為其未來的就業與創業打下堅實基礎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