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哈爾濱體育學院
體育競賽作為競技體育的內核之一,是競技體育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是檢驗競技體育發展水平的標尺。特別是近年來“以賽帶練,賽練結合”“多周期訓練”等理念的風靡,運動員每年參加的賽事數量較以往顯著增多,對賽事的需求明顯增大。僅僅是幾個全國性的大型賽事難以滿足運動員的訓練和競技能力提升需要,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不同年齡運動員的賽事體系的重要性越發凸顯,而完善的競賽體系是各國稱之為競技體育強國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美國、英國和德國三國的競技體育強國的競賽體系梳理與分析,以期對完善我國競賽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以美國、英國、德國、中國競技體育競賽體系為研究對象。利用中國知網、萬方、百鏈云、web of science等學術網站,以“競賽體制”“競賽體系”“競賽”等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梳理美國、英國、德國、中國競技體育競賽體系為本文提供理論支撐。
美國作為競技體育強國,擁有完善的競賽體系,賽事職業化程度高。其賽事體系依托于教育系統,體育賽事遍及大、中、小學,小學階段的賽事多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從中學開始會進行頻繁的校內比賽以及校際比賽。美國學校體育屬于業余性質,結束大學生涯后,有天賦的運動員會經過選拔成為職業運動員,進入職業賽事體系。職業賽事體系以地方俱樂部為基本單位,各個項目自成獨立的競賽體系,由社會性的商業聯盟管理賽事運行,并根據項目特點制定本項目競賽體系內容。
以職業化程度較高的NBA為例,分為東部聯盟,西部聯盟,每個聯盟有3個賽區,東西部勝率排名前八的球隊進入季后賽,分別產生東西部冠軍,最終產生總冠軍。美國大學、中學的賽事體系與職業賽事體系模式大致相同。美國學校競賽體系按照競賽區域劃分,一般分為地方、區域、全國3個層級,每個層級分為不同的年齡組分別進行。地方層級一般是各州內的比賽,每個州都有自己獨立的學校競賽體系。NCAA和州中學校際體育協會分別對大學和中學的校際體育競賽進行管理,制定比賽章程、舉辦競賽。幾個相鄰的州組成一個區域,在州際比賽中優勝的隊伍或個人參加區域的比賽,區域比賽中優勝的隊伍最后參加全國決賽。初中比賽中,許多州的比賽一般不跨區、不分級,大部分比賽都在一個地區內進行,初中層面最高層次的比賽也會由州的學校際體協會組織。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競技壓力,一般州中學校際體協會不允許組織初中組的學生錦標賽。
英國體育歷史悠久,是當下許多流行的體育運動的起源地,其體育文化以及競賽體系對世界體育競賽產生了重要影響,英國有世界“足球之鄉”的美譽,當前對英國競賽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足球賽事體系。英國足球聯賽競賽體系相對復雜,按照水平劃分不同聯賽等級,英超聯賽、英冠聯賽、英甲聯賽、英乙聯賽為高水平賽事,是全職業球隊,合稱為英格蘭“聯賽球隊”。英足協全國聯賽是非職業足球比賽的最高級別。全國聯賽以下,又分為三個地區的聯賽,為北部超級聯賽、南部超級聯賽中部地區及部分的威爾士,每個聯賽又分為超級組和甲組。在每個區域聯盟再分更細的不同級別的地區聯賽,每個聯賽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球隊以獲得分數的多少來排列最終的積分榜。
德國是典型的社會主導的“俱樂部”體制,德國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主要在各區域的業余足球俱樂部之上建立,參加聯賽的球員首先應在當地俱樂部進行注冊,運動員的訓練、比賽也依托于俱樂部,其競賽形式以俱樂部聯賽、周末聯賽為主,體育俱樂部數量龐大的同時也給予運動員頻繁的比賽機會。
德國作為世界足球強國之一,競賽體系發展至今已相對完善,德國足球聯賽管系統最頂兩級是單一組別的德國足球甲級聯賽、乙級聯賽,德國足球丙級聯賽作為德國足球聯賽體系的第三級別,通常被看作是全職業球隊的附屬。從第四級開始,主要為青少年賽事,包括:U系列聯賽、全國性聯賽和地區性聯賽。全國性聯賽分為青年A組聯賽(U19)和青年 B 組聯賽(U17),德國青年聯賽(U19、U17)分東北部、西部、西南部三個大區進行,每個大區的前2名加上三個大區綜合排名選2個球隊進行全國冠軍淘汰賽。地區性聯賽分為 U15、U13、U11、U9這四個年齡段,U15比賽最高級別是州聯賽,U13、U11競賽最高級別為地區聯賽,U9 沒有固定的聯賽,也沒有成績要求,目的是培養對足球的興趣愛好。
相比國外競技體育強國,我國賽事體系相對落后。在政府相關政策文件的指導下,我國競賽體系日趨完善。政府主導下,我國競賽體系主要目標是奧運戰略、全運會戰略,全運會是全國范圍最高級別的綜合性賽事,每四年舉辦一屆。
我國主要有兩大賽事系列:一是由教育部門及其領導下的中學生體協、大學生體協主辦的各類賽事或教育部門與體育局等政府部門聯合主辦的大學生運動會、中學生運動會等綜合性賽事;二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及下設的各項目管理中心、地方體育部門主辦的各類單項錦標賽、杯賽、選拔賽以及青少年U系列賽事等。兩大賽事體系一般包括全國、省、市三個級別。全國性的比賽一般以省為單位報名參加,省級比賽以市為單位報名參加,市級比賽以各俱樂部、學校等為單位報名參加。全國比賽和省級比賽無特定的報名標準,一般是由所在單位成績較好的運動員代表各單位參加。
綜合以上對國內外競技體育競賽體系的研究可以發現,國外競技體育強國競賽體系的發展十分成熟,已經形成層層遞進的聯賽體系并突顯以下特征:
(1)美國競賽體系的研究最為豐富,涵蓋的領域也最為全面。而英國和德國競賽體系雖然較為成熟,但現有研究多是針對其優勢項目足球聯賽的研究,橫向研究領域還有待進一步擴展。
(2)競賽體系符合運動員的身心發展規律,小年齡段的競賽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很少有全國性的競技比賽,隨著年齡的增加,競技性才逐漸在競賽體系中顯露出來。
(3)賽事體系均具有層層遞進的特征,上一級別優勝者進入下一級別的比賽,最終決出全國冠軍。職業賽事是其賽事體系中的最高層級,各競技強國業余賽事體系覆蓋全國上下,許多優秀運動員從業余賽事體系中凸顯自身優勢,最終進入職業體系,職業體系均以俱樂部為單位。
(4)與競技體育強國的競賽體系相比,我國競賽體系還尚未成熟,全國、省級層面的賽事數量有了較大發展,但基層賽事數量未有系統數據統計,基層的賽事尚未融入競賽體系內,且基層賽事管理欠規范,時有問題產生。
(5)不同層級賽事之間無明顯相關性,全國性的競賽分配名額給各單位,而非從下一級比賽中晉級,各層級的賽事之間銜接性弱。因此,考慮到我國競賽體系還未成熟,還應在多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