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騫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9)
近些年,隨著人民對體育運動的喜愛,越來越多的運動項目受到大眾的青睞。三人制籃球廣泛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其特點在于人員數量限制和場地要求上相對較少。三人制籃球,起源于美國的街頭,是黑人嘻哈風格。人們相互進行組隊,并通過音樂與籃球文化的融合,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播。正式的三人制籃球比賽最早始于1992年的德國,進入到亞洲之后得到快速發展,并且在國際各種正式化的三人制籃球比賽當中,我國的選手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三人制籃球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地流傳,2020年進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國三人制籃球運動的起源、發展及其在國內的各種各樣賽事的舉辦,在整體上處于一個持續擴張的狀態。從近些年國內所舉辦的三人制籃球正規比賽中,可以很容易發現三人制籃球比賽在大眾健身運動項目當中受到廣泛的喜愛,三人制籃球正快速地成為各個地方人們進行籃球運動的主要運動形式。從實際的科學研究方面,對三人制籃球運動的相關技戰術和具體的運動能力、健身方面的各種意義研究還處于待發展的狀態,更多的研究者將研究的重點偏向于五人制籃球運動項目當中。雖然在實際的籃球比賽過程中,三人制籃球對運動員的各項要求及其在場上進行運動的比賽強度和對抗性都有較低的要求,但是在整體上,三人制籃球在人與人對抗方面,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趣味體驗,相比于五人制籃球的攻防轉換效率有更高的要求。人們在進行三人制籃球的技戰術運用配合當中,需要有更強大的體能素質作為后盾,隊員要積極地進行各種戰術的布置和人與人之間的配合,并且在單人競技能力方面較五人制籃球有更高的要求。在三人制籃球當中,人們通過各種快速的人員轉換,組成各種競技隊伍,能夠有效地促進籃球運動在社交作用上的展現。相比于五人制籃球比賽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三人制比賽更加靈活,能夠在社會交往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三人制籃球的運動特點能夠有效地促進人員之間的社會交流,并且通過運動的強度讓人們在快節奏的轉化過程中,運用各種技戰術的籃球動作,完成一系列的攻防轉換。與此同時,人際交往也根據籃球運動的激烈程度進行快速融合,讓人們通過籃球比賽過程來促進人們的情感交流與互動,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在大眾健身方面,三人制籃球對場地的要求和限制較低,人們在平時的運動過程中可以隨意根據各種要求,進行人員的替換和各種比賽時間的控制,這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在短時間內進行更加有效的促進。
在進行第一階段的防守過程中,需要進攻球員和防守球員在合理化的進攻與防守過程中,運用各種技戰術手段阻止進攻方對進攻路線的前進,通過各種位置的跑動和運球的干擾,來進行有效防守。進攻球員通過各種運球和戰術配合將籃球運入籃下投籃得分,進攻與防守的技戰術區域主要分為3個較大的區域。第一個區域是籃下的近距離,進攻與控制區域需要運動員在進攻和轉換過程中人員之間相互貼合防守,干擾進攻球員的投籃。同時,對于進攻球員來說,在籃下通過投籃強打的方式得分,是最有效的進攻手段。第二個區域屬于中距離投籃區域,進攻球員根據個人自身的特點可以通過快速運球和傳接突破上籃得分,防守球員在這部分區域需要通過聯防和跑位等協助方式進行各種防守轉換。第三個區域是遠距離投籃,對于投籃命中率較高的進攻球員來說,在圓弧線以外的區域通過各種跑動跳投得分,是打破場上僵局最有效的方式。同時,運用各種掩護和跑動,在這部分區域進行有球突破,也是造成進攻球員得分的有效方式。綜上所示,三人制籃球在第一階段進行技戰術的攻防轉換過程中,要求運動員通過干擾的方式進行防守和快速進攻配合來得分。無論在哪個區域,運動員在進行防守過程中都需要對無球運動員的跑動和位置進行控制,在有限的空間區域內轉換進攻和防守,同時球員的各種攻防位置也要進行有效的布置和實施。
在三人制籃球比賽過程中,第二階段的攻防轉換,主要是以快速移動并且干擾進攻球員的投籃和上籃進行封蓋等一系列技術動作的實施,來控制對方進攻球員的得分。對于三人制籃球的比賽規則來說,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21分的獲勝規則,運動員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盡快地完成得分,這需要進攻球員在穩定的區域內快速通過投籃和突破的方式進行有效得分。通過科學的數據,從整個三人制籃球比賽運動員投籃得分點的統計分析中,很容易看出在籃下區域和三分線以外的區域進行投籃突破得分的出手次數較多。這足以說明在技戰術配合過程中的攻防轉換效率薄弱點。對三人制籃球運動來說,在進行各種強度較大的籃下對抗中可以有效地促進在進攻與防守區域外的運動員進行出手得分,這就要求防守運動員注重外圍跑位運動員的點位及時進行攻防轉換。當外圍運動員看到籃下區域進行對抗時,要及時進行跑位將得分點向外轉移,同時防守隊員要通過跑位及時進行封堵。進攻球員由進攻向防守位置轉換也要根據該場比賽的強度進行有效調整。
在三人制籃球比賽過程中,第三階段的技戰術防守主要是以攻防轉換環節為基礎進行得分和突破,投籃過程中對籃板球的爭搶能夠有效地促進比賽隊伍的攻防轉換。進攻隊伍對籃板球的把控能夠讓得分的效率提升,防守球隊對籃板球的增強能夠讓防守的壓力變成運動員得分的動力。可以看出,第三階段的攻防轉換能夠有效地決定整場比賽對于各種得分和技戰術實施的關鍵。在進行全隊防守基本配合過程中,更多的隊伍需要有更多的防守和掩護,為突破運動員進行更加合理化的有利位置,特別是在第三階段防守戰術運用配合過程中,雙人夾擊戰術和擋拆技術的運用,分別占到整個比賽過程中的75%和59%,足以說明三人制籃球比賽過程中的夾擊配合與擋拆技術的重要性。通過跑動和位置的轉換,運動員之間的配合能夠有效地對簡單的無球掩護和擋拆技術進行運用,使進攻球員得到有效的得分機會。從整體上,三人制籃球比賽的全隊防守配合主要是以防守加快攻為主要的運動模式。運動員通過人盯人的形式對進攻球員進行有效的遏制,并通過靈活跑動穿插為進攻球員創造出更多的進攻和投籃出手機會。在快速進攻轉換過程中,運用雙人夾擊戰術和擋拆技術,破壞進攻球員的進攻路線,抑制對方的得分和進攻,同時為己方創造出更多的戰術實施機會。
三人制籃球規則防守技戰術特點與五人制籃球相比,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場地面積小。三人制籃球主要是全場比賽活動范圍的一半,且在進行攻防轉換過程中,個人的活動范圍僅限于半場27.5m2范圍內。在短距離的運動過程中,需要更快的進攻速度,利用時間的效率要遠遠高于五人制籃球比賽。這就對整個三人制籃球比賽的技戰術防守運動效率有更高的要求,運動員通過在有限的空間和有限的時間進行高強度的攻防轉換,要有更加準確的技戰術運用和布置。三人制籃球比賽的規則要求更加嚴格,在比賽過程中的激烈程度也較五人制籃球更高。
三人制籃球和五人制籃球在人員的設置和各種得分范圍之內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五人制籃球對替補人員的要求是七人,而三人制籃球僅有一名替補隊員;在得分方面,三人制籃球主要是以兩分和一分為主要的得分數,而五人制籃球對三分線以外的投籃得分為三分,其他區域得分為兩分,罰球為一分。與三人制籃球的不同之處,還包括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決勝過程。三人制籃球需要進行21分的比賽,而五人制籃球沒有這種要求。這就要求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要合理運用場地區域,適應場上局勢轉換的各種節奏,快速布置以利于技戰術的實施。
與五人制籃球比賽過程中的犯規機制相比,三人制籃球在運動員犯規過后各種處罰要求相對較低,在各種細節的犯規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圓弧線外犯規兩次需要進行罰球,但是對比五人制籃球犯規五次離場的要求,三人制籃球沒有離場的處罰。對于全隊的犯規處罰次數,三人制籃球比五人制籃球數量更高。在籃球比賽中暫停的次數,三人籃球僅為一次,這就使當整場比賽過程激烈程度較高時,運動員很難進行一系列的團隊調整,更增加了整個籃球比賽過程中的激烈程度和觀賞性。同時,對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各種場上局面的自控能力有一定的考驗。教練員通過場外的各種實時指導,需對比賽過程中的技戰術進行快速布置與實施。
在三人制籃球比賽過程中,遵循著與五人制籃球規則相同的技戰術防守原則,即隨著球的運動路線,人緊跟著各種戰術的布置與跑位,不論是防守隊員還是進攻球員,在對籃球的封堵、防御與爭搶過程中,要有積極的情緒。并在實際的得分過程中要根據自身隊員的各種技術特點,尋找出適當的出手得分區域,特別是籃下和外圍區域防守較為薄弱的點,進行有效的戰術布置。三人籃球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要通過積極的跑位和各種戰術的調整,為隊友制造出更多的得分機會。教練員在進行有限的暫停過程中,對整場比賽過程中攻防轉換的點要及時布置進攻和防守的人員,有效完成場上所布置的得分任務的人員。要想進行各種更細化的防守布置,需遵循著與得分為最終目的的各種防守戰術并靈活運用。該文通過對比三人制籃球與五人制籃球比賽規則過程中的各種不同,找出適應的技戰術防守要求,讓進攻球員和防守球員能夠有效地在以自身技戰術特點為基礎的過程中,完成教練員所布置的各種技戰術調整,最終使球隊得到更高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