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根 南京市六合區勵志學校
提高肥胖初中生的體育鍛煉興趣,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肥胖的危害,根據他們自身的情況來制定鍛煉計劃,中學生肥胖的危害可能會影響智力水平,嚴重還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青少年因食物攝取過量加上運動量少的原因從而導致的肥胖既不是普通的營養過剩,更非強壯的表現。肥胖會使學生智力水平降低,導致大腦反應不夠迅速,由于肥胖會使他們的動作往往不夠靈活,在參加集體活動時,經常會受到別人的排斥和嘲諷,因此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性格上會使他們變得孤僻,不愿意與人交往。想要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上健康,就要進行合理的瘦身減肥運動,要激起他們對運動的興趣,讓運動成為孩子的愛好,要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并且幫助他們改掉吃得多,運動少的不良習慣,讓肥胖學生從根本上喜歡上體育運動。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體重基數較大的學生都比較厭倦體育課和參加體育運動,但經過調查數據所顯示,絕大多數的肥胖學生是不排斥體育的。由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才造成了部分肥胖的同學對體育鍛煉的躲避以及對體育課的不感興趣。一是生理上的原因:肥胖的同學體型比一般同學要大,身體負擔會相對更重,很簡單的體育活動就會使他們出現氣乏無力或者滿頭大汗的情況,因此肥胖的學生都表現的比較懶惰;二是心理上的原因:由于身體上的肥胖會使人有較強的心理自卑感,害怕達不到體育老師的要求而拖了班級后腿被責罵,或者被別的同學嘲笑,為了逃避常常表現的不愿參加體育運動,以此來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情況。所以,學校和老師們一定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觀念,使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身的身體狀態,了解是何種原因導致了自己肥胖的身材,并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從根本上幫助其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礙。老師們在日常盡量不要使用肥胖,減肥等帶有刺激性的字眼來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是換成超重,瘦身等委婉的詞語來表達。學習過程中發現了進步或者優點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此來抵消他們自身的自卑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體育運動中對他們分配一些有利他們表現的體育活動,讓他們在比賽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增強自信[1]。
無論我們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興趣,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有了興趣之后才會自己主動的參與進來,不少學生是因為體育課有自由活動的機會,可以不用讀那些枯燥的書做那些繁瑣的作業,所以才對體育課表現的異常喜愛,但是這種興趣并不是對體育本身真正的喜歡,也完全達到不了健康減肥從而瘦身的目的,更不會成為學生們學習體育運動的動力。在初中階段的孩子們貪玩是他們的本性,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最大程度地激發肥胖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育課堂的內容可以以體育游戲為主,讓學生感覺到體育不光只有累,還可以是快樂的,游戲的內容也可以采用比較輕松和有趣的方式,盡量讓肥胖的同學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和壓力的情況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中。例如:用跑圈的方式來進行熱身運動,學生不僅會覺得這樣無聊,沒新意,更不會對此產生興趣,因此我們可以把熱身的環節換成小游戲,比如抓尾巴,老鷹捉小雞等進行熱身,這樣學生就會立馬被游戲所吸引,都能夠主動的參與進來。以往的教學耐久跑都是圍著操場一圈又一圈的跑,實在是枯燥無味,加上學生體能又差,所以大部分同學都對長跑很排斥,尤其是肥胖的學生。我們可以把長跑改成游戲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人排好相應的數字,站到相應的位置,叫號時,盡量讓肥胖的同學作為排頭進行領跑,同學們會跟著他的速度而前進,只要堅持,跑下來就行,在這種情況下排頭,學生心里會產生一種責任感,會帶好頭,跑好步,而不是像跑圈時跑不動就停下來,要么懶散的走路。學生跑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學生的狀態,跑完時要及時鼓勵表揚,讓肥胖的學生覺得原來跑步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運動,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自信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運動的興趣。老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對肥胖的同學給予一些特別的關照,故意安排一些有利于表現他們自身優勢的體育項目,比如拔河,鉛球這些能夠充分展現他們的運動,讓他們在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我也可以的快樂[2]。
課堂中的體育項目采用分組的方式,每個同學都是小組中的一分子,每一個人都以為小組爭光為榮,以自己的失利而感到遺憾,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小組型游戲,可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們的自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在體育運動中,尤其是對肥胖學生,要保證他們身心愉悅。比如在短跑比賽中可以安排體重基數較大的學生和一些奔跑速度相對較慢的同學來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小組隊員不停地向正在比賽的同學給予鼓勵,提升他們的信心,從而對體育產生興趣,這樣不僅體現了團隊合作的精神,還讓肥胖的同學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老師們在用語言夸獎的同時還可以加上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學生的肯定,如點頭微笑,豎大拇指,或者給一個充滿肯定的眼神,來點燃身體肥胖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增強其融入集體的信心,從根本上消滅自卑情緒。
老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培養師生情感的交流,平等對話,和互相溝通,體育是一門以實踐課為主的運動課程,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直接接觸也是最多的,老師不應該用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安排教學,應該和同學們之間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相互尊重,用心交流。
學生不止需要在學校的時候有熱愛體育的精神,平時在家的時候還需要培養自我監督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向學生們灌輸他們學習體育鍛煉的目的,從而把乏味的練習轉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生活和鍛煉中多多地關心鼓勵他們,增強他們迎接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染到每一位學生。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選擇時間,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情況制定鍛煉計劃和自我監督,并在之后老師需要隨時抽查完成情況。讓學生們能夠擁有自我鍛煉的意識,這樣不僅能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課外體育鍛煉的效果,而且會使學生終身 受益[3]。
除了培養肥胖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之外,還要讓家長監督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者結合才能幫助肥胖學生鍛煉出一個健康又自信的軀體,除了鼓勵和幫助肥胖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的行列中外,教師們還應該向同學們解釋清楚他們產生肥胖的原因,是他們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在平時生活的飲食方面教導他們應該少吃漢堡,燒烤,薯片這些油炸的高熱量食品,還有高糖類的比如:奶茶還有蛋糕之類的,更要少吃零食,盡量不喝碳酸飲料,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溫開水。少看電視,少玩電子游戲,否則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從而導致肥胖[1]。
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方法,一種手段。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肥胖同學克服心理障礙,使其主動融入群體,培養體育興趣,從而喜歡上體育運動。還要培養學生們自我鍛煉的意識,明確自己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擁有健康的身體是肥胖同學最終的目標,以感興趣為出發點,在此觀念上加以適當改變,使學生愛上體育,而不是在迫于老師和家長的逼迫下,帶著滿身的壓力和不情愿,痛苦的進行自己不想做的運動,使肥胖同學對體育感興趣,以此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興趣和生活習慣,才能讓孩子們真正的喜歡上體育運動,真正的從體育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