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祺
(天津工業職業學院 天津 300400)
籃球運動技巧性、對抗性、競技性、觀賞性強,是當代大學生非常熟知和喜愛的一項競技體育運動。運動訓練是所有競技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運動員運動水平和競技水平的重要途徑。盡管我國很多高校體育籃球教學都非常注重運動訓練,但從整體來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教學思想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教學環境及教學對象形成的一種認識。教學思想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存在體育教師在籃球訓練教學中,將少數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算作籃球訓練教學的主要成績,而忽視大多數學生體質的不良狀況。高校是培養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而目前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中存在的“過分強調比賽成績,把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當作附屬品”的錯誤教學思想,顯然與當前我國針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倡的“健康第一”思想相違背。另外,在這種錯誤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很多高校體育教師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什么,就要做什么”,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有一些高校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健康第一”思想,但他們將健康與身體健康相等同,而沒有關注心理健康、情緒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和社會健康等,認識得不夠全面,導致籃球訓練教學對學生的成長促進效能低。還有一些高校體育教師在籃球訓練教學中沒有正確認識到籃球運動本身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將籃球運動與社會文化割裂開來,會導致教學深度不夠。
目前,高校籃球運動訓練教學內容以紙質籃球教材為主,以網絡上的籃球資料(包括網站上的籃球內容、籃球類的電子圖書等)和教師的籃球教學經驗為輔。然而,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上的籃球資料要比紙質籃球教材的內容更加豐富,且具有更新快、針對性強等優勢。過分偏重紙質籃球教材上的教學內容,易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內容多為籃球技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而很少關注運動營養、運動損傷預防、運動心理等內容。另外,高校體育籃球教學內容和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關聯度不高。大學生不僅有健身需求,還有交往需求、情感需求、娛樂需求、職業發展需求等。目前的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較多關注大學生的健身需求,而很少關注他們的其他需求,導致學生對籃球訓練產生枯燥、單調、無趣的感覺,從而出現遲到、曠課、早退、不按要求訓練等問題。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實現教學任務與目標而采取的一切工作方式或手段。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反之則降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目前的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將各種練習法,如分解練習法、完整練習法、循環練習法等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簡單、直接,能在有限的課時內教授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籃球知識和技能,但這些教學方法都側重身體練習,而沒有關注興趣激發和探究能力培養。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濃厚的興趣能增強他們參與籃球訓練的持久性,而探究能力能提高他們在籃球訓練方面的創新性。忽視興趣激發和探究能力培養,顯然不利于大學生發展。另外,很多高校體育教師采用的籃球訓練教學方法僅僅關注“教”的方法,而很少關注“學”的方法,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現學生無法適應教學方法的情況。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存在的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項創新建議。
第一,結合當代大學生健康問題,進一步豐富“健康第一”思想。大學生是推動民族振興和國家繁榮富強的核心儲備力量。健康不僅指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情緒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和社會健康。新形式下,當代大學生存在肥胖、體虛、焦慮、抑郁、神經衰弱、易怒、妒忌、自負等健康問題。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當代大學生的上述健康問題,結合體育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按照“健康第一”思想組織與開展籃球訓練教學活動。
第二,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因為學習了更加豐富且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更深入地接觸了社會,所以他們更加傾向于表達自己的需求和主張。針對籃球運動,即使它在高校體育教學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大學生對它也非常熟悉和喜愛,但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對體育教師組織與開展的籃球運動訓練教學活動依然存在一些不解和疑惑。高校體育教師應當鼓勵大學生提出他們的不解和疑惑,表達自己的需求和主張。這樣,大學生就能將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自身的發展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第三,從近期和遠期兩個角度理解籃球訓練的價值。高校體育教師要將學校內的籃球訓練教學和學生的未來發展聯系起來。學生未來的發展包括社會崗位工作、家庭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在籃球訓練教學時不僅要關注籃球訓練對學生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還要關注籃球訓練對學生未來發展的社會化作用。
第四,將運動訓練作為傳遞籃球運動文化的重要途徑。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僅僅讓學生掌握籃球運動技術和戰術是不夠的,還需要讓他們深刻地理解籃球運動文化。現如今的籃球運動,已經從過去單純的競技體育轉變為集政治影響力、社會親和力、經濟生產力和文化傳播力于一體的文化載體。對于大學生而言,正確認識到籃球運動文化的內涵,不僅能顯著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增強他們的運動動機,而且能讓他們成為推動籃球運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將網絡上的籃球資料轉化為高校籃球訓練教學內容。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網絡上的籃球資料可以極大拓展學生的籃球視野,讓他們學到很多紙質籃球教材上未寫明的籃球知識和技能。且這些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籃球知識和技能。考慮到網上的籃球資料的質量參差不齊,體育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分辨知識的可靠性。同時,要將運動營養、運動損傷預防、運動心理等內容納入教學內容體系,并嚴格保證這些教學內容的課時。
其次,讓高校籃球訓練教學內容變得職業化。大學生不是職業籃球運動員,運動基礎、身體素質、比賽經驗、訓練環境、運動營養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內容和職業籃球訓練教學內容有很大的不同。讓高校籃球訓練教學內容變得職業化,就是要求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內容接近或等同于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訓練教學內容。對于學校籃球隊而言,設計這樣的教學內容,能顯著提升運動隊的訓練質量,從而更順利地實現籃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高校體育教師在采用各種練習法的基礎上,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出發,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操作時,教師可以采用運動游戲法和運動競賽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運動游戲法的采用,能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愉悅的教學范圍,讓學生實現“玩中學”的目標。運動競賽法的采用,能營造一種緊張、激烈接近實戰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實現積累比賽經驗,進一步提高籃球運動競技水平的目標。教師可采用發現法和小群體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現法能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籃球知識和技能,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探究,加深對正確籃球知識和技能的認知和理解。小群體教學法能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最終實現共同提高。
其次,重視學法。在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僅要適合自己,也要適合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采用教學方法之前,全面地調查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需求等。就目前來看,當代大學生對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非常喜愛,尤其是電腦和智能手機。對此,高校體育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學法,創設各種籃球訓練教學情境。
時代在發展,籃球運動也在發展。現如今的籃球運動,無論是競技體育層面,還是從大眾休閑體育層面,都呈現出新的特征。與此同時,高校體育籃球訓練場地、設施、教材也呈現出新的特征,另外大學生的籃球需求也呈現出新的特征。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當加強籃球教師的隊伍建設,培養一批能夠抓住時代發展脈搏的籃球教學創新人才。各高校要加強籃球訓練教學方面的交流,形成相互學習、借鑒、總結和推廣的良好氛圍。在具體操作中,高校可以制訂籃球訓練教學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一批創新名師。高校要推進籃球訓練教學改革實驗班、實驗隊的建設,將學校籃球隊達成為特色實驗教學空間,助推籃球訓練教學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