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昊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穩步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同時國家已經從戰略角度高度重視發展群眾體育,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等相關指導性文件,我國朝著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昂首邁進。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充分認識到自身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保障,是創造經濟收入的重要基礎,因此人們更加注重身體健康。但當下傳統健身房私人教練根據觀察判斷指導學員訓練的傳統式經驗教學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健身人群對健身指導的專業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健身愛好者對休閑健身活動的需求逐步向數據可視化、數據標準化轉變。該研究針對國內健身群體以使用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主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進行休閑健身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人民群眾享受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休閑健身體育生活和休閑健身行業新一輪行業布局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該研究旨在通過對國內健身群體以使用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主的新型健身設備進行休閑健身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健身群體接受數據化的動作分析和定量化的科學指導訓練,彌補私人教練根據觀察判斷指導訓練的傳統式經驗教學的局限及擺脫傳統健身市場依賴教練個人素質和訓練經驗的現象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為休閑健身行業開啟與互聯網的融合模式,并形成“小而美”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提供合理的數據分析及可靠的數據支持。
以山東省青島市、濟南市、煙臺市、淄博市等市區國家級健身專家、中國體能協會高級體能訓練師專家、休閑健身行業的相關管理者、大型健身房負責人、大眾參與者為研究對象,共計1000人。所選研究對象基本上能反映國內健身群體以使用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主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進行休閑健身活動的基本客觀現狀和發展態勢。回收問卷全部有效,共計1000份,數據來源基本上滿足了研究的需要。
該研究采用文獻考察、專家訪談、問卷調查、數據統計、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
從專家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專家認為市場上的智能健身設備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其功能性不強,對于休閑健身的運動鍛煉幫助意義不大,服務范圍與休閑健身關聯較小。由此可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智能健身設備無法真正服務于運動鍛煉,只能提供一些休閑健身前后的保障性服務。從以上專家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專家對于休閑健身行業的建議主要集中在重視互聯網在休閑健身的重要作用,并認為目前存在的智能健身設備迭代過慢,建議發展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并認為以動作捕捉技術為代表的新型智能設備在采集用戶數據,并反饋指導用戶進行標準化、智能化的休閑健身活動方面,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互聯網元素。
從調查統計情況來看,目前休閑健身行業的從業者對進一步深化“互聯網+”休閑健身融合的態度明確且強烈,具有十分迫切想法的從業者占比43%,持一般態度的達30%,二者綜合占比高達73%。由此可見,休閑健身行業從業者希望并且支持深化“互聯網+”休閑健身融合,引入具有明顯互聯網元素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為用戶提供休閑健身服務。目前,休閑健身行業的從業者對加速互聯網健身時代布局的態度明確且強烈,支持者占比高達72%,不確定者僅占比17%,否定者更是僅為6%。由此可見,整個休閑健身行業內近7成以上的從業者支持加速互聯網健身時代布局,將互聯網元素引入到健設備中去,形成更加具有互聯網代表性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并服務于休閑健身行業。
從相關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在大眾參與者中對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的了解程度偏低。大眾參與者對市場上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的了解情況主要集中在以智能手環為代表的智能檢測設備,對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了解情況并不深刻,對其余新型智能健身設備更是知之甚少。目前,大眾參與者對在休閑健身場地使用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具有強烈的需求,并因其能夠帶來新奇的體驗,進而產生了強烈的消費和使用欲望。大眾參與者對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的功能性需求主要集中在制訂健身計劃、提供可視化的數據反饋、休閑健身后的恢復放松飲食計劃三方面,大眾參與者所提出的功能性需求是現有智能健身設備所無法滿足的。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經濟收入和對自己健康投資的不斷加大,價格并不是人們考慮的第一要素,而是否能為自身帶來更優質的休閑健身服務和休閑健身體驗是人們考慮的首要因素。
(1)市場上目前存在的智能健身設備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參與者的功能需求和個性化需求。目前存在的智能健身設備功能性不強,多數功能僅可用于為用戶提供休閑健身活動前后的保障性服務,無法在用戶進行休閑健身鍛煉活動時提供標準版、數據可視化的精確指導性幫助。
(2)大眾參與者普遍對新型智能健身設備了解不夠全面,對其功能和使用沒有足夠的認知和掌握能力。目前,大眾參與者對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知之甚少,對休閑健身行業開啟以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為主體的新一輪“互聯網+”休閑健身行業布局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和推廣難度。
(3)大眾參與者在選擇新型智能健身設備時,價格并不是其考慮的第一要素。大眾參與者在進行休閑健身時的投資明顯增長,更加注重如何帶給自身標準化的休閑健身和享受更加優質的休閑健身服務和休閑健身體驗,而對此過程中價格并不是其考慮的首要因素。
(4)大眾參與者愿意在休閑健身活動時使用智能私人教練系統并愿意購買此項服務。大眾參與者對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抱有主動嘗試的興趣和熱情,愿意在為此買單。
(5)大眾參與者認為使用智能私人教練系統進行休閑健身活動可以滿足自身的相關需求。大眾參與者認為目前的智能健身設備無法較好地滿足自身的休閑健身需求,尤其是其存在功能單一,使用枯燥乏味,缺乏優質的休閑健身服務、休閑健身體驗及用戶關聯等主要問題,并認為使用智能私人教練系統進行休閑健身活動可以滿足自身的相關需求,并提供更加優質的休閑健身體驗。
(6)休閑健身行業從業者普遍有較強烈參與深化“互聯網+”休閑健身融合的態勢。休閑健身行業的從業者對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具有強烈的使用意愿,并愿意采用具有明顯互聯網元素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為其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健身服務和健身體驗,加速傳統休閑健身設備和現有智能健身設備的迭代。
(1)通過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彌補健身房私人教練根據觀察判斷指導學員訓練的傳統式教學的局限性。傳統線下休閑健身活動,因受制于教授者的個人能力和個人素質往往造成諸多運動損傷和其他問題,為休閑健身的參與者帶來諸多煩惱,通過新型智能設備盡早地為休閑健身的參與者提供動作標準化、數據可視化的休閑健身指導。
(2)利用以互聯網媒介加速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在休閑健身活動參與者中的普及。目前,休閑健身活動的參與者對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并不了解,不具備使用的意識和操作的能力,因此應積極運用以互聯網媒介為首的信息傳播渠道加速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在休閑健身活動參與者中的普及,使休閑健身的參與者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基礎,為新型智能健身設備將來在休閑健身活動中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速目前市場上智能健身設備的迭代。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健身設備已無法滿足休閑健身活動參與者的需求,之所以還在使用只是因為市場上沒有出現可以替代的產品,并不是目前的智能健身設備功能和用戶體驗多么完善,所以應加快智能健身設備的迭代,推陳出新,為市場提供功能齊全、具有標志性互聯網元素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
(4)深化“互聯網+”休閑健身融合。目前,休閑健身行業對于“互聯網+”休閑健身融合力度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提供的具有互聯網元素的智能健身設備并不具有互聯網代表性,無法滿足休閑健身參與者使用具有代表性互聯網元素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進行休閑健身活動的需求。
(5)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打造以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代表的新型健身設備。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代表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通過對參與者休閑健身時運動數據的收集和對比,能夠以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反饋給參與者,為人民群眾提供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休閑健身體育生活。
(6)以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為抓手,廣泛應用智能化“小而美”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開啟新一輪“互聯網+”休閑健身行業布局,是眾望所歸并且符合市場利益和群眾需求的,以基于動作捕捉設備的智能私人教練系統為代表的新型智能健身設備為抓手,可以借助動作捕捉技術為休閑健身參與者提供數據可視化、動作標準智能化的專業且優質的健身服務和健身體驗。可為人民群眾帶來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休閑健身體育生活,并開啟新一輪“互聯網+”休閑健身行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