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軍 王芳平
(1.鎮江市大港中心小學 江蘇鎮江 212132;2.江蘇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鎮江 212100)
近20年來,中小學生的體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為了改善學生體質,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改革,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各項體育運動的開展。然而學生因參加體育活動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據統計,中小學生的運動傷害發生率高達21.45%,嚴重影響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學校體育運動由于其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傷害事故隨時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性,它不僅給當事者帶來無法彌補的身心傷害,而且也給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學校主體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最終阻礙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越來越受到學校管理的重視,也在積極探討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有效策略。
體育運動風險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初,它的內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準確預測體育相關領域可能存在的風險;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這些風險發生或使風險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是指學校利用自身資源,對校內開展的各類體育活動中可能會造成的人身傷害和各類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過程,它實際上是一個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有效策略的選擇及策略的實施與評估的周而復始的過程。它管理的主體可以為學校體育管理機構,或者為體育管理機構的領導、體育教師等相關人員;其客體主要是參加體育活動的相關人員和財、物、事件等,如學生、體育教師、體育設施、學校形象與聲譽等。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教育機構,各教學管理機構和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穩定,并且各教學管理與訓練組織部門分工明確,因此學校體育風險管理的主體相對比較穩定,能夠根據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要求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全面的管理活動,有利于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長期有效開展。學生、體育教師、體育設施等作為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客體,在學校教育學習生活環境與學校的管理體系中能夠長期穩定地接受一定的教育組織管理,便于系統地實施運動風險管理,促進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穩步落實。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開展必須遵照一定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如教學訓練大綱和各周期體育活動計劃等,參與各項教學訓練和體育活動的人員明確,所涉及的體育運動的場地、器材、事件等都體現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主體和客體的相對穩定性。
學校體育運動具有特殊性、實踐性,它是學校師生主動參與的、帶有一定目的性的身體活動。運動中需要身體直接參與,并且人體所能承受的生理負荷有限,所以在參加各種運動時不可避免存在各種風險。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發生絕大部分是教學和訓練中的各種意外事件,其影響因素較多,比如運動過程中組訓人員的組織管理因素;參與運動人員在運動中的體質、行為、習慣因素;周圍環境因素;運動場地器材的安全因素等,使各種風險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大部分風險的發生都是在短瞬間出現的,如奔跑、跳躍類項目中的摔傷、拉傷、扭傷、骨折;身體對抗項目的磕碰;訓練器械的損耗及其帶來的意外傷害;團隊比賽中的群體性事件等,它們的發生是在運動中受到各種不斷變化的不利因素影響下的突發意外事件。雖然在各種體育運動中各相關人員盡量去避免各類意外事故的發生,但是終因其影響因素多,再加上各種因素不斷變化的特性,始終無法徹底消除這種風險。
雖然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與偶然性,但由于它是發生在學校這樣一個相對固定的教學管理環境中,管理的主體與客體具有相對穩定性,所以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可以利用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給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提供預見性、總結性的學校運動風險管理經驗。綜合分析學校運動風險管理過程中管理主體的管理水平;運動參與客體的性格年齡特點、體質健康水平;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常見運動損傷的類型;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運動場地器材的管理維護;體育賽事的易發風險等因素,科學歸納學校運動風險管理的規律和專門方法手段,提高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可控性。通過嚴格規范的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控制來降低體育運動風險的發生幾率,將體育運動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機制是系統、全面地進行學校運動風險管理的基礎,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學校資源,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規避風險。它包括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風險管理組織的確立與分工、管理計劃的擬定、風險管理過程的實施、體育運動風險的處理與審查評估。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要依據《體育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方法》等相關法律和法規制度,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政策;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組織要明確任務、合理分工、監督到位;體育運動風險管理計劃的擬定要結合學校體育運動風險評估預案制定詳細管理計劃,形成長效機制;體育運動風險管理過程要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檢查與監控幾個步驟入手,做好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體育運動風險的處理與審查評估是對可能存在或已發生的體育運動風險進行積極處理,要采用積極高效的處理方法與手段將風險規避、轉移或降低,并針對相關評估指標體系對處理方法與手段進行檢查評估,確保處理質量。
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器材對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發生有直接的影響,良好的場地器材管理與維護是規避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前提。學校有關部門和相關管理人員要認真落實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器材的使用管理規定,定期進行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器材的檢查、維護和保障工作。對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器材的管理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學校首先要制訂專門的體育運動場地器材的檢查、維護和保障工作計劃,時時檢查、定期維護,保障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對相關場地器材可能發生的風險要有預見性,并設置警示標志,通過警示規避或降低風險;特定的訓練場地器材要提供使用指導及訓練保護性裝備,來降低師生在使用時所產生的風險;還要建立體育運動場地器材保障管理的信息通道,及時收集場地器材的使用或損耗信息,調動更多的人力參與體育運動場地器材的保障管理,有效規避風險。
學校體育運動的管理人員是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的主體,它包括分管領導、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場地器材保障人員等。要對其進行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知識的培訓,使之具備一定的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操作能力,能夠在學校運動訓練中有效地實施體育運動風險管理;根據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客體進行風險識別、評估、應對和處理,降低體育運動過程中的風險,促進學校體育運動的安全有序開展。分管領導要負責組織領導工作;體育教師和教練員作為學校體育運動的實施者要落實訓前的風險教育工作,訓中風險的預防和處置工作,訓后風險的監督指導工作;各類保障人員要根據體育運動的開展負責場地器材等后勤保障工作。各學校體育運動管理人員作為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的主要責任人要相互配合,全力保障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學生是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客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運動中一旦發生各類風險,將會對其身體或心理產生巨大的危害。在學校體育運動中,學生中普遍存在風險意識較差,缺乏自我保護的現象。如對體育運動中的風險認知不夠;不能清晰地了解個人的體能技能狀況;對教師的風險提示及安全操作步驟不重視;缺乏運動損傷處理的常識等。所以,首先要建立學生健康評估檔案,包括學生的體檢檔案、特異體質調查表、體質健康情況登記表等。其中,體質健康狀況登記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心肺功能等身體素質能力狀況。通過學生健康評估檔案,學校、教師能細致地了解學生的身體能力狀況,學生也能對自己的身體能力狀況有所了解。運動中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運動訓練指導,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身體能力狀況提高風險意識。初步掌握應對風險的能力,便于有針對性地選擇體育運動內容和訓練負荷來規避或轉移風險。此外,還要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對風險的認知、識別和應對能力,來降低體育運動風險,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開展奠定基礎。
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意外傷害的現場處理能力是降低風險影響的有效手段。由于體育運動的特殊性,風險管理的客體始終處于不停的運動訓練中,風險管理的主體很難做到全程的時時監控,所以運動風險管理的客體不僅要具備自我風險評估的能力,指導個人的體育運動,減少風險的發生;還要對風險發生后的意外傷害事故在第一時間能夠進行正確的現場處置,避免處置不當帶來二次風險。學校風險管理的主體和客體要進行系統的現場操作能力培訓,使其具備一定的臨場處置能力,第一時間進行風險處理和救治,最大程度上保障學校風險管理客體的人身安全,避免二次傷害。培訓時要根據學校運動風險管理的主體和客體特點進行針對性培訓,根據其不同的能力水平選擇性地讓其掌握必要的現場處置操作能力。比如運動傷害的自我觀察診斷能力、簡易操作處置能力、重大傷害事故的現場操作規范等,在風險發生時能科學正確地處置,降低風險帶來的危害后果,保障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客體的人身安全。
學校要根據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管理有重點性的建立一定的保障手段,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科學、健康、安全地開展,將運動風險的發生,特別是有較大危害影響的運動風險降到最低,切實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可以利用學校醫療機構建立醫療保障體系、應急處理機制和心理疏導機制,建立完善的學校運動風險應對預案,扎實有效地開展體育運動風險的預防和保障工作。可以通過成立體育運動傷害基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學生平安保險、體育保險、校方責任保險等手段來轉移風險,保障師生權益,減少后顧之憂,將風險對運動客體的身心和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完善學校運動風險的保障。
學校體育運動風險是學校體育運動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存在和發生的,作為以育人為主要目的的學校,要把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作為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切實落實學校的教育主體責任,提高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主體的管理能力,強化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客體的安全防范意識,全面提高學校運動風險管理水平,保障師生安全與權益。要高度重視學生校園學習生活的健康安全有序開展,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在學校體育運動中要通過對體育運動風險的識別、評估、應對、處理與審查評估,以及通過合理的應對策略來有效規避、轉移和降低學校體育運動的風險,將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風險影響降到最低,讓師生健康、安全、快樂地投入到學校體育運動中去,確保學校體育運動的蓬勃開展,落實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