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煒城 泉州科技中學
在觀察當前初中生的課余生活后會發現,很多初中生都不再進行體育運動,即便是他們最喜歡的籃球也被拋之腦后。初中生早已將手機和網絡作為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對籃球的興趣大減。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初中生的身體素質逐漸下降。初中體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從籃球教學入手,分析當前初中生不喜歡籃球教學的原因及影響初中籃球教學質量的因素。為激發初中生對籃球的興趣,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身體尚處于發育階段,力量較小、耐力不高、肺活量小,這些身體素質仍然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通過學習運球、傳球、投籃、三步上籃等技能,從而使他們得以順利參加籃球活動,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而且,在籃球比賽過程中對抗較為激烈,在比賽過程中不僅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參與者意志的較量,從而有助于培養初中生培養堅強的抗挫折品質,從而促進初中生的個體身心全面發展。初中籃球教學就是在對中學生傳授籃球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采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而使學生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刺激,激發籃球學習熱情,從而使籃球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掌握籃球技巧,幫助教師順利完成籃球教學任務。
在新課改的號召下,初中體育教育進行了多次優化,籃球教學理念、方式及內容也不斷的更新。很多初中體育教師為使初中生喜歡籃球,更好的提升初中生的籃球水平,開始在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團隊教育等新的教學方式,使初中籃球教學面貌一新。初中籃球教學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學生對籃球的興趣,但所能起到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初中生在學校的時候會經常參與籃球運動,但對提升自身籃球技能水平的積極性并沒有提升。多數情況下籃球只是初中生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并非是真的對學習籃球有興趣。
而初中體育教師對籃球教學的創新,沒能真正的深入到實際教學中,且不能持久的進行高質量的創新。以至于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有趣性一直起起落落,不能一直吸引初中生的興趣。而初中生又有其他更有趣的娛樂方式,對籃球的學習和訓練自然也就不再上心。
籃球的教學本身與傳統的課堂式教學有本質的不同:一是其課程成果收效快且容易檢查;二是其本身不易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三是對場地有一定要求。這足以說明籃球作為一門團隊體育運動,在教學中本身有難點之外,作為面向初中生的基礎教學,該項課程又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當前初中生對籃球運動不再感興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將更多的興趣分配給了網絡。網絡游戲、直播、娛樂節目等,都在不斷的吸引初中生的眼球。尤其是當前電競成為正式的體育項目,初中生對其更加的偏愛。籃球作為“前任”,在校外時間幾乎退出初中生的生活。
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影響籃球教學的質量,尤其是新課改下初中籃球教學的內容增加,使初中體育教師面臨更大的教育壓力。當前中學的體育教師大多都從事了很多年的體育教學,他們雖然在教學經驗上有一定的積累,但也正是這種教學經驗阻礙了他們對初中籃球教學的創新。無論是在教學意識、能力上都比較落后。因此當新課改來臨創新教學成為必然,這些體育教師雖然能順應教育改革有所行動,但卻并不具備徹底改革體育教學的水平。
全面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發展籃球運動的前提,學生的生理或心理特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顯著變化。外肌群的初步訓練,可以使學生的運動能力相對提高。學生模仿、學習、掌握動作的能力較強,相對較快,第二信號系統也有一定的發展,其聯想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維和一般思維活動的能力逐年提高。身體快速發展的同時,其心理也在悄然變化,容易引起緊張和注意力不集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場設備充足的優勢,將籃球教學理念實現由復雜到簡單、由困難到簡易的轉換,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其籃球技能。
想要優化初中籃球教學,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先優化自身,只有其具備能夠良好改革籃球教學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優化初中籃球教學。體育教師優化自身籃球教學能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第一,優化教學改革的新理念。以籃球基礎動作的教學為例,教師需要想的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籃球的各種基本動作,而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基礎動作。因此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不能只考慮如何進行基礎動作的教學,還要考慮如何讓學生靈活的運用這些基礎動作,根據這一教學目標去選擇教學方式。總之,教師的教學理念是要基于學生整體籃球水平的提升,和學生對籃球的喜歡,而非是單個籃球動作的掌握和單一教學目的達成;第二,要優化教學改革的能力。初中體育教師優化自身教學改革的能力,主要是將新教學方式和理念更好的運用到籃球教學中的能力。例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分組能力、教學能力外,還需要具備根據本班級實際教學情況,對小組教學進行改革的能力,設計出適合本班級的小組教學模式。
當前有很多種和籃球相關的體育游戲,這些體育游戲不僅能夠增加籃球教學的趣味性,還能使初中生的籃球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比如在學生學習控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控球的游戲:將全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隊,讓每個小隊的隊員站成一排,依次進行控球,比賽每個小隊的控球數量或時間。在這個游戲中,初中生以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進行了控球練習,即便他們最初對籃球沒有什么興趣,也會因為有趣的游戲而愿意參與控球。除了在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外,教師還可以建立一個游戲積分體制。即將整個籃球教學中的游戲教學設為一個整體,初中生以小隊的形式參與籃球學習,每次游戲的積分都將會被累計,每節課會評選出優秀小隊,每學期會評選王者小隊。這樣教師就將每次的體育游戲都串聯了起來,學生不僅會因為參與籃球游戲感覺到快樂,還會因為競爭關系的存在,更積極的參與每次的籃球游戲。以控球游戲為例,教師若是不設置積分和評選,學生可能就會隨意的控球,不在乎自己小隊的成績。但如果有了競爭,他們為了小隊的榮譽會拼盡全力。這樣初中生會在籃球游戲中投入更多精力,進而逐漸對籃球產生熱愛。
籃球本身就是一種競技項目,因此在教學中深入籃球競賽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第一,教師先在學校內鼓勵初中生成立籃球隊:先在每個班級內進行籃球隊員的選拔,最終籃球水平優異的學生成為班級籃球隊的成員,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籃球比賽。體育教師要在校園內營造一種良好的籃球競賽氛圍,使初中生能將籃球競賽“當回事兒”。因此要設立各種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充分激發學生內心的好勝心,為了班級和學校的榮譽,積極參與籃球競賽;第二,將籃球競賽做成循環體制。比如,籃球競賽是一季度進行一次,因此每次參加籃球競賽的人員不是固定的。每次賽季開始,都要重新在班級內選拔優秀籃球隊員,以激勵在上次籃球競賽中沒能入選的初中生繼續提升自己的實力。當校內籃球賽季逐漸成型,學生對籃球的學習和興趣,就不用體育教師再多做鼓勵。體育教師只需要優化籃球教學方式,設計出能夠更好提升學生籃球水平的教學內容,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和訓練,最終就完成了初中生自主學習籃球能力的培養。
建立籃球教學改革體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體育教師的教學負擔。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籃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建立籃球教學改革體系。教師將籃球教學所有的教學內容列舉出來,將這些內容根據難易程度和先后順序進行排列。比如將熟悉籃球作為籃球教學的第一階段,籃球基本動作教學作為第二階段,依次排序……同時再從橫向對每一階段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例如熟悉籃球可以采用籃球游戲進行教學;訓練學生籃球基本動作也可以用籃球游戲——不同的訓練內容要采用不同的籃球游戲。這樣一來整個初三階段所有的籃球教學改革就形成了一個系統框架,教師只需要根據教學的內容選擇教學方式,不會隨著時間的增加,逐漸淡化體育教學改革。
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環境相互作用的影響,并表現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教師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理解個體差異,細心幫助身體素質差或協調性差的學生,考慮他們的接受程度,鼓勵這些學生在活動中多進行合作,激發其對籃球的興趣和信心。總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培訓,輔導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訓練和比賽的結果,只有教師巧妙地將正確的指導與嚴格的要求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運動技巧,也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當前初中籃球教學從表面上看還算“漂亮”,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學生參與的人數也較多。但實際上學生對網絡的偏愛,和初中體育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還是影響了初中籃球教學質量。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從優化自身開始,加入能吸引初中生對籃球興趣的教學方式,建立系統的籃球體育教學體系,讓初中生從內心真正喜歡上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