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大院小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對很多事物都存在好奇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的心靈會得到釋放,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力、專注力等心理素質,對學生今后的文化學習、為人處事都是有幫助的。教育部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出“要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如何打造創新課堂,激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成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在小學體育的實際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相關理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受一些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對這門課程不太重視,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大眾普遍只對文化課程比較關注,就導致體育教學比較隨意,訓練場地以及器材方面不是很完善,無法制訂較為科學系統的教學計劃,導致體育課程質量難以提高。其次,現在小學生普遍生活水平較高,家長對其較為嬌慣,缺乏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在體育課堂中容易心生退意,導致體育課堂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最后,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相對陳舊,往往無法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也不科學,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培養小學生體育興趣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加大運動量,這對小學生的體質增強和正常的成長發育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和鍛煉,能增強小學生的抵抗力,提高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
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便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集體榮譽。經常進行體育運動,學生的壓力可以得到舒緩,對某些心理障礙起緩解作用,能讓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體育課程的鍛煉,有助于學生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迎難而上,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在小學各年級注重體育興趣的培養,能有效地避免后期體育學困生的出現,避免學生對體育教學興趣越來越淡薄,體質越來越差。在小學階段增強體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更高年級的各項體育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礎,并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不僅是在文化課程學習上,對于體育課程中開展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上課前的課程準備工作,因為體育課程的備課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際的體育教學質量。很多調查結果中顯示,即使體育教師運用了新課改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但是如果在上課前體育教師沒有做好備課工作,那么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體育課程的教學來說,一線體育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教材內容,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實際情況,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方案設計,并且對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充足的準備工作,即使出現突發的不可預知的狀況也能從容應對。充分的備課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跑”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奧運會上劉翔比賽的視頻,認識到劉翔在田徑賽場上的魅力,進而對田徑運動員劉翔為國爭光感到自豪,隨后向學生介紹田徑運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在課前準備中,教師可以制定一些游戲,如讓學生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玩老鼠鉆洞游戲,在輕松的游戲中完成田徑前的熱身,然后教師可以采用迷你跨欄架,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跨欄的感受,同時讓學生模仿劉翔奪冠獲獎的情景,最后再將田徑的有關知識引入課堂,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小學各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很強,對很多有趣的事情都不具備免疫力,設置情境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的歡迎。通過體育課程的游戲教學活動,能培養學生團結互助、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針對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游戲教學,在教學難度安排上要相對適中,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體育學科教學中,每個學生的興趣都各有差異,一部分學生喜歡跳遠,一部分學生則喜歡跑步,而其他學生喜歡鉛球。對于學生不同的興趣點,體育教師可以進行不同的情境創設,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真實的場景,使學生能更喜歡體育這門學科,愛上體育課。情境教學在實際的體育學中,可在教學開展中極大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文化學科教學中獲得的壓力能得到更好的釋放。
例如,在“跳躍”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運動比賽情境,自己充當解說及裁判,且可以利用口哨充當比賽開始的發令槍聲,并在合理的距離范圍內設置比賽終點。教師給每個學生進行編碼,哨聲一響學生開始向前跳躍,最后選出最先跳到終點的前三名。為了更符合比賽情境,教師可以用塑料或紙板制作運動獎牌,用高低不等的凳子設置成領獎臺,給學生頒獎時放校歌,并分發小紅旗。在這樣的運動情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可以將學生的內在潛力和表現力充分展現出來,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應該是雙向的,具體表現為學生在某項運動要領上存在不理解的地方,要向教師詢問,而教師則可以針對問題給予科學的解答。而大部分體育游戲活動都是教師和學生雙向對等的交流,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高度重視。例如,在講解“小籃球”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對籃球的控球能力,可以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再細分成攻方和守方。而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播放籃球比賽視頻,讓學生基本了解籃球運球的步法以及簡單的截球方法,完成一系列熱身運動,隨后將各種籃球運動技巧進行示范性教學。而后小組成員攻方要運球去指定的地方,而守方則要求在不犯規的前提下阻止攻方。教師將具體運球活動時間劃分成兩段,后半段攻方與守方成員互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規則及運球方式有疑問時可以向教師提出,教師對共性問題進行統一解答,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運球情況,然后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和諧競爭的課堂氛圍。這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對于目前課堂教學形式過于單一、思想落后等問題,學校以及相關小學體育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體育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從不同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體育課程的學習效果。首先,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通過結合當下熱點以及最新的教育大綱來隨時調整,只有通過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與要求,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而在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主的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第一,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在當前課堂中的地位,由目前課堂中的小學體育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改變為與學生平等溝通與交流的地位。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使得學生自主探索發現體育這門課程的魅力,再通過一定的引導后,學生將大大地提升對小學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了對小學體育的自主探索能力,最終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第二,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前備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熱點以及最新教育大綱,做好課堂引入的工作。如果有良好的課堂引入,那么就會大大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興趣。第三,由于班上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基礎與個人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小學體育教師只是籠統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那么極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變大,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現象出現。所以,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對不同的學生量身定制出一套適合他們自身的學習方法,以防止一些學生出現學習不適應的情況,而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不僅可以結合當下熱點與最新的教學大綱,還可以與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結合,使其適合所有的學生。最后,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對于現行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著重提高趣味性。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生體育學習的基礎,對于體育這樣一門需要較高運動能力的學科來說,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那么就會造成對于體育的理解不夠深刻,甚至在體育中出現一些危險的情況。而如果小學體育教師采用有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大幅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好地體驗體育的魅力,同時為今后的體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素質教育貫徹力度的加大,教師應當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幫助學生以及家長端正態度,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或者是工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切教學方式都是為了點燃學生學習熱情,讓他們對體育教學不抵觸不排斥,能夠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享受體育游戲所帶來的愉悅感。激發體育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健康鍛煉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