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臺縣駱駝城鎮中心小學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除了機械性地講解課本知識外,就是讓學生在題海中苦戰。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毫無益處,而且導致學生從小形成了嚴重的依賴性,喪失了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下,應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真正地為學生減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所謂教學目標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前,教師通過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總結、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疑點、難點,進而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結合有限的課堂時間制訂科學、合理的目標。它不僅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更是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一方面,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時形成條理性和連貫性,能有效避免教師教學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想到哪講到哪而導致的教學內容跨度太大,思維跳躍過于突然所帶來的混亂感;另一方面,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師輕松、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他們對于感興趣的事情總是很容易投入,甚至能夠達到樂此不疲的境界。對此,我們必須充分地發揮興趣在學習上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興趣的激勵、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去知識的海洋里探索。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想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們可以在講課前給學生介紹一下文章的作者,講一講文章的寫作背景,或者用相關的故事進行引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我們也可以在閱讀課文前,先給學生提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尋找答案。再次,我們還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生動、直觀、有趣的呈現方式來營造課堂氛圍,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展,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教學活動更有效。
我們知道,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在課堂上滔滔不絕、面面俱到地講個不停,應該將重點放在合理、科學地分配課堂時間,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上。科學家研究發現,小學生連續集中精力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這2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解,而對于其余的課堂時間,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巧、科學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阻止其思想“開小差”,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如,可以利用課堂提問的手段促使學生思考,深化學生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相應的情境教學,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完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要想讓小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除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教師還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1.巧用小組討論法教學。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小組討論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果等具有顯著的作用。如,可根據學生學習成績高低搭配,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堂內容的探討、學習,以達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優勢的效果。教師作為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使命,不但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全面的指導,而且要對相關的問題給予分析,對不足的地方及時地補充、說明,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掌握不同的觀點,并對課本知識進行更加全面、準確的學習。
2.運用互動法教學。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讓一堂語文課具有活躍的氣氛,達到較高的效率,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更多地交流、互動,并及時地從每個學生的問題中找到共性問題,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透徹、全面。如此,不但能讓教師準確地抓住問題的切入點,充分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能讓教師走出演獨角戲的尷尬,教學效率也會提升。總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能夠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使課堂教學達到我們所追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