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七里河區鹼溝沿小學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喜歡參加各項活動,尤其是喜歡玩游戲。同時他們的好奇心、好勝心較強,誰都不愿因自己的行為失誤或行動遲緩而破壞全隊的成績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違反規則而令全隊受處罰或取消資格。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組織更多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戲,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認識的形成過程,首先是大腦對外界信號的收集過程,然后是對收集在大腦皮層的信息資料加以分析、判斷、去偽存真的過程。大腦對外界信號的接收效果如何,直接決定了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學生收集信息量的多少,在于是否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因為有了興趣學生才愿意參與活動。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體育之所以加入游戲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邊動手、邊動腦,鍛煉觀察力、記憶力、判斷力,提升相應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教師應在活動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提出疑問,讓學生思考與創造。
3.培養訓練學生的公德素質。思想品德是四有之首,沒有好的思想品德,其他的教育都是徒勞。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視了品德的培養,便失去了教育的意義。
4.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要改變以往教師是主人的傳統觀念,充分認識教育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要放下架子,關心、幫助、尊重學生。學生可能有很多新鮮、獨特的想法,只有讓他們發言,課堂才會充滿生機活力。
1.體育游戲應適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一般來說小學生的年齡在7-12歲之間,這時期的他們可謂是不知疲倦的年齡,多動、喜歡無約束、紀律性缺乏。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書本教法是沒有多大效果的。所以,應把書本的知識轉變成游戲方式,即用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2.體育游戲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體育游戲是為體育課教學服務的,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隨便使用體育游戲而置教學內容于不顧。應根據具體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游戲項目。
3.體育游戲要結合實際,便于教學。有時候,學生上課的主動性不強,只知道一味地玩,教師在編排游戲時在注意到班級特點、學生年齡特點的同時,還要考慮這一游戲是否結合實際,便于教學。
4.體育游戲應為多方面服務。結束部分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體育游戲對于心理、機體的放松具有獨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協調放松、輕松愉快合為一體的游戲性放松活動,能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松與恢復,使學生恢復到較好的身心狀態。因此,在整理活動中,游戲要突出趣味性的特點,內容和形式上要新穎、輕松活沒、精彩幽默,要能使學生擺脫體育活動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狀態。
為了保證體育游戲課上得生動活潑,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除了有針對性的游戲內容和嚴密組織教學方法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組織紀律性放在第一位。一堂好的課必須有好的紀律作為保證,教師在上課時要把思想教育貫穿于游戲的全過程。要強凋組織紀律性,運用游戲方法時要強調執行規則的自覺性。
2.注意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學生在游戲中情緒如何是衡量游戲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成功的游戲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要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情緒,一定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選擇游戲項目。此外,教師應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好學生的興趣與體力的平衡。過度的興奮很容易疲勞,會影響到下節課的上課質量,也不能達到體育煅練的效果。如果學生的情緒不高,游戲就失去了意義,也就沒有達到上課的目的。
3.注意安全,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任何游戲都必須加強安全教育,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課前準備不充分或組織不嚴密,或思想上不重視而引起的。因此,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