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順威 天津體育學院
在當今社會進一步緩解小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等方面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足球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項運動,在足球運動中可以讓小學生全身運動起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身體素質。現階段很少有相關于校園足球對小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探究,而本研究則主要對校園足球開展前后小學生身體狀況與身體素質的變化進行調查統計,并開展對比分析,期望所得的研究結論能夠對進一步改善小學生體質問題有所幫助。
由于我國小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所以怎樣有效地解決在這一難題是全社會都關注的內容。除了開展相應的小學體育教學之外,進行小學足球活動也是一種良好的措施,能夠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體質。因此本文以校園足球對小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的影響探究重心,以提升小學生體質健康為根本目標進行研究。
實驗對象:選取第一小學學生30人為實驗組,30人為對照組,兩組均有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男女比例為1:1;實驗參照《9 歲以下青少年足球教學訓練大綱》進行的足球教學訓練,每周3-4次;選取體育游戲社團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作為對照組,以體育游戲、廣播體操為手段進行體育活動,每周3-4次。本實驗選取適齡小學生進行實驗研究,于實驗條件所限只能選擇的三、四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實驗對照研究。
實驗內容:實驗組學生每周進行3-4次足球教學訓練課,每節課40-60分鐘;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技術教學與訓練、戰術教學與訓練、球性訓練、足球游戲、身體素質訓練等,對照組學生每周進行3-4次,課時長度每節課同樣為40-60分鐘,以小排球、小籃球等體育游戲和廣播體操為主要體育活動,選取兩名體育老師進行嚴格的教學,并且嚴格按照實驗內容實施教學并盡可能保證兩組運動強度和時間的統一。為保證本實驗的科學性,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和活動次數相同。實驗前進行的體質測試和實驗后進行的體質測試不占用實驗課時。
實驗步驟:首先,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根據國家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進行有關的項目測試,收集與整理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體質測試數據,數據的測試范圍包含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兩個方面。身體形態數據包括:身高、體重、體脂率;身體素質數據包括:一分鐘跳繩(次)、立定跳遠(m)、一分鐘仰臥起坐(次)、坐位體前屈(cm)、50m跑(s),25m×2往返跑。隨后實驗組進行為期16周的足球課余教學訓練,每周3-4次,每節課40-60分鐘。對照組學生每周同樣進行3-4次體育游戲、廣播體操的課余體育活動,課時長度與實驗組一樣,保證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相同。在為期16周的課余體育鍛煉實驗后,采用和之前相同的測試項目與測試標準,分別對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進行第二次健康體質測試,采集測試數據并進行分析、總結出相應結論。
1.通過本次實驗前后對比發現:在經歷足球訓練之后,實驗組小學生體型方面的改變較為明顯一些,特別是實驗組女學生體脂率減少了2.52%左右。這也意味著小學生參與適當的足球練習能夠有效地減少他們身體脂肪量,進而使他們的體型趨向于正常,對于小學生肥胖率的降低有很大促進作用。
2.從足球訓練開展前后兩組小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改變情況能夠發現:實驗組在經過足球訓練之后,在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實驗組學生的成績提升顯著(P<0.05)并且相比于對照組成績更加優秀。說明足球訓練對小學生的力量素質、靈敏素質和柔韌素質的提高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3.通過對兩組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前后測試結果對比能夠發現:實驗組25m×2往返跑成績明顯好于對照組,尤其是對照組在25m×2往返跑中的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降低。說明足球訓練對小學生身體素質有著十分明顯的增強作用,并且對于速度素質有著顯著提升。
系統的足球訓練可以發展學生的力量、柔韌、靈敏、下肢力量等身體素質,可以顯著提升小學生的運動能力,但是在足球中關于上肢力量的訓練較少,不只要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還要在未來足球訓練中加入相關系統的上肢力量的練習,使學生的力量素質均衡發展。保障學生擁有足夠的活動時間,使學生能夠在足球運動過程中能夠逐漸增強體質,獲得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達到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