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金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大寧鎮同保小學 廣西 賀州 542804)
在我國,對于小學生的教育管理一向是許多家長、學校以及社會討論的中心話題,唯有做好了小學的教育工作,才能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新課改不僅要求學校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獎懲機制,還要運用各種科學的教學手段,使教育教學更加細致,保證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本文深度研究小學的教育與教學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深入的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設性意見。希望能為我國各地區小學教育與教學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1.1 教學時所產生的錯誤行為。經常會有一些教師因為個人的原因或者是學校的安排進行調課,調課看似是小事,實際上教師頻繁的調課不僅會對教學的進度產生影響,還會對效果、質量產生偏差。還有類似這樣的現象,例如教師在講課時,只顧自己一人講課,絲毫不干涉學生的違紀行為,這樣的行為一旦未被阻止就會使學生變本加厲,因為老師不提醒學生也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哪里出了錯誤,從而影響教學的質量。還有些教師課前就設置了課堂的流程,上課時全程按照之前設定的教學計劃來執行,這樣的行為過于死板,會導致學生的想法受到壓抑,比如學生如果產生疑問與新的想法也無法提問與舉手,整節課堂還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小學生被牽引而受到個性的壓制。
1.2 考試過于密集,對學生造成身心困擾。目前小學的考試機制都設置的不太完善,考試在整個小學時期過于密集,隔三差五就進行一輪考試,這樣的方式想要達到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學生學習是否認真,成績是否提高,但頻繁的考試只會讓學生感到疲憊不堪,并且學校和家長對于成績都抱有一份十分期待與重視的心態,這樣就讓學生的壓力變得非常大,頻繁的考試會使學生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考試上面,只去關注考試,這樣會讓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大大下降,這樣做就會與最初想要達到的素質教育目的發生沖突。
1.3 教師的能力影響教學的質量。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前小學的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都還有待提高,對于那些基礎的教育重要性還需要有足夠的認識。新課改的要求表示教師需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首先將教學的內容轉變成自我的一套知識體系,同時還需有創新發展的思維,能有效的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并且還需具備一定的新事物接受能力,不斷的改進和接受好的東西,這樣才能完美的結合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目前而言,許多的小學教師在該方面還需努力,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好的教師。那些存在不思進取、懶散、不愿邁出自己的舒適圈的思想都會較大程度的影響到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更會影響到學生的興趣,最后導致小學的教育教學低效化。
1.4 量化管理不全面,校園制度還需改進。一些學校會去積極的推行量化的管理工作,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發展,小學量化管理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受重視,各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可以為學校做出貢獻。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并非那么完善,有些學校的管理者對于量化管理的工作理解并不全面,將一些不可量化的工作也進行了深度的量化管理,從而導致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還有一些小學還未設定明確的管理制度,有些小學即便有了管理制度但沒有去認真執行,當遇到校園突發問題時,就不知該如何去處理。有的班主任沒有向學生滲透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或者是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導致小學生的內心沒有遵守校園制度的意識,從而不經意就會去違反這些規章制度,變得我行我素。所以,小學應當找到目前學校中一些管理工作上的問題,找對根源才能對癥下藥,從而進行深度的剖析,找到適當的方案,最后再去解決完善。
2.1 打造一個融洽、快樂的學習環境。一個好的小學不光要有合適的規章和管理制度,還需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才能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打造一個快樂、舒適、融洽的環境往往不光對于教師、學生來說能讓心情愉悅,同時還能提高質量。無壓力的進行學習與教學,并且小學教師還能通過這樣的環境來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是一大突破,在教學質量方面來講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說,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些教學游戲,例如在語文課上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情境,數學課上也可以設置一些數字闖關游戲,用一種在玩的同時也能學到東西的方式去教學,這不但能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還能讓學生快樂、高效率的學習。
2.2 給予更多創新的空間,鼓勵教師進行創新。對于一些新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來說,他們的想法與思維相比之下更加的活躍、激情,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育管理者應該鼓勵與支持這類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創新與突破,比如在教學時可利用一些新事物、電子技術等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變得不再枯燥單調,而是更加的豐富多彩。學會創新才有機會去突破和超越自己,可以對他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鼓勵,從而有效的提高學校的管理與教學質量。
2.3 教師需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定期進行談心。教師不僅要做一個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幫助他們從小建立起正確人生價值觀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當多與學生保持交流,私下多聽聽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的內心,時刻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情感變化。與此同時,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方式。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作為小學老師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啟蒙者,所以說教師應當多去關注、關愛、關心學生。教師可以每周在班會上幫助小學生做心理輔導,解決他們內心的困惑,還可以定期尋找一些學生來進行一對一的談心,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身為小學教師不僅要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還需擴展自己的思想,幫助小學生不斷成長與進步。
2.4 提高教師門檻,滿足教育的真正需求。教師的個人水平對于教學效果來講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滿足小學教育的需求,應當提高招聘教師的門檻,尋找有責任心、素質高的教師,讓那些真正有實力的教師在校園綻放光彩。再者,應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用獎勵性的薪酬來進行管理,同時定時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素養、專業、能力和工作責任心。確保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處于偏高的一個狀態,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小學教育需求。
受到新課改的影響,小學教育方面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作為小學教育的管理者更應當充分的借助新課改帶來的契機進行突破。積極尋找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完善與改進,為我國小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環境的同時,不斷提高小學教學的實質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