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堯
目前,我國的學生發展水平在不斷下降,就體質來說,還是體育鍛煉問題,身體得不到鍛煉,體質就無法保障,這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是個及其嚴重的問題,無法滿足新時代社會對全面發展人才的需求。從教育這一方面來說,沒有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不能夠積極主動從事體育鍛煉。21世紀以來我國開始關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問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體育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活動所形成的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要和社會適應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對學生進行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從自主發展、文化基礎、社會參與這三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素質教育。但是,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必須以運動項目為基礎才能夠得以實施,用情境化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并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1.1 核心素養概念
我國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是我國學生發展的六大核心素養。無論是國際上關于核心素養內容的界定還是我國關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框架設計,可以看出核心素養的內容是一個多元核心構成的。當前,核心素養在我國教育領域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鐘啟泉認為:“核心素養是學生憑借學校教育逐漸達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辛濤等人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通過接受不同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根據以上對核心素養相關概念的解釋,我認為,核心素養應該是通過教育過程或者是社會實踐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發展和社會適應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1.2 體育核心素養概念
體育核心素養是在體育素養基礎之上形成的,借助體育這個手段來發展體育核心素養,我認為,體育核心素養是指通過體育鍛煉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滿足于自身發展和社會適應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1.3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從宏觀層面來講,學科素養是學習者通過學科學習所必備基礎的能力、技能和知識,以及運用科學的的方法來判斷與解決學科問題的能力。從微觀層面來講,學科素養就具體到了某一學科上來,可以說是學生通過某一學科學習中所獲得的學科基本知識、技能及在學科學習中逐漸養成的學科素養。綜上所訴,我認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通過體育學科的課程學習和知識技能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促進自身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目前我國足球教學存在著很大問題,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經過大量練習提高技能熟練度,應該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因為這樣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性,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比較短,需要不斷的外界刺激;教師說講時間長,學生練習時間少;教師更注重運動技能的提高,對于其他方面的培養相對較少,也可以說幾乎沒有,比如說: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團結合作、積極拼搏等意志品質;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遷移不夠,一般教師會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應該給予學生進行情境設置,使知識得到遷移,核心素養的培育離不開情境設置,對學生進行情境教學會讓獲得更多的真實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教育理念出發,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應具備知識、能力與態度和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能力;校園足球則發揮著“強身健體、學會技能、塑造品質”的重要作用??梢哉f核心素養是未來教育學科的核心理論,校園足球作為教育學科的具體化操作,相對于其他學科更富有實踐性和實用性。
3.1 團結協作,勇于拼搏
足球運動這個項目是個集體項目,它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團隊的努力將球送進對方的大門,其中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如果一節足球課沒有教學比賽就不能算是一節完整的足球課,因為從比賽中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東西,培養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以后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3.2 學會學習,學會相處
足球場上瞬息萬變,要求在比賽中能夠隨機應變,該怎樣去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意識和技戰術作為基礎,可見,理論和技戰術技能學習是非常重要,所以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去學習,才能夠在場上掌控局面。團隊進攻或者防守離不開隊友之間的交流,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如何與人交流與人相處。
3.3 突破自我,敢于創新
足球技術非常多,每個技術都有各自的特點。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足球運球過人技術,它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信心,敢于去突破,敢于去過人,不要害怕失敗,當學生成功突破過人后,會很有很強的成就感,不僅大大提高了對足球項目的興趣,而且在對個人塑造品質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4 責任承擔,接受現實
足球場上,每個位置都有每個位置的作用,少了一個戰術就無法實施。前鋒有進球的責任,中場有組織的責任,后衛有防守的責任。通過團隊的形式大大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對于培養集體責任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足球比賽有輸有贏,勝不驕敗不餒,正常心態面對比賽結果,有時候輸不一定是壞事,也是對學生心理能力的一種考驗。
4.1 團隊合作
在足球教學中要貫徹團隊合作的思想,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一個足球技術動作時,可以分組進行學習,老師進行巡回指導,最后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于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有很好的幫助。足球比賽是團隊項目,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感和勇于競爭拼搏的精神,是足球教學中重要的一環。
4.2 學習能力
在足球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足球運動不僅僅是身體進行活動,而且還需要在運動中靈活的去運用所學技術、戰術,學習能力就顯得很重要,學習能力決定著決策運用能力。比如: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可以通過戰術配合實踐來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并對學生進行啟發,使學生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一步步的深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3 個性化
在足球教學中要著重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這就需要學生不斷突破自我,勇于創新。比如:在足球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勇于突破,為學生設置一些障礙物,運球成功后可以加強難度,由消極防守到真正防守,一步步為學生設置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可選擇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同時,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著重發展特長技能。
4.4 心理品質
在足球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心理以及人格特點,一節足球課中的教學比賽是最能體現足球魅力和發展學生品格,足球比賽有輸贏,讓學生體驗輸的滋味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對于提高學生心理耐受力以及責任感有很大的幫助。比賽前的儀式以及比賽后的握手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將足球運動所具備的核心素養與情境化教學相聯系,以體育核心素養為導向,為學生設置情境。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必須以運動項目為基礎才能夠得以實施,用情境化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并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為新時代培養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