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發(fā)志,李小云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為了鼓勵和推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增強學生體質,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還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了一項有利于學生健康的活動,讓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掀起群眾性體育鍛煉熱潮,簡稱陽光體育運動。
需求響應,指的是初中女性考生對仰臥起坐的需要,而根據(jù)她們的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手段進行干預,從而響應她們仰臥起坐成績的提高。仰臥起坐作為初中女生需求響應極大的的一個項目,促進其成績提高的因素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深圳市,作為改革開放性城市,每年都定期頒布《深圳市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方案》,而仰臥起坐作為初中女生可選擇的項目,非常受初中女生的青睞,雖然仰臥起坐較其它項目而言是非常容易獲得滿分的項目,并且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成績也會提高的很快,但是如果學生不知道正確的規(guī)范動作和有效的訓練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是很難拿到滿分的。所以,本文根據(jù)仰臥起坐項目的特點,闡明仰臥起坐的正確技術動作,并根據(jù)實踐教學仰臥起坐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常見錯誤,分析了產生原因,提出有效的糾正措施,以促進仰臥起坐成績的提升。
仰臥起坐,是指身體仰臥平躺在墊子上,雙手緊握,十指交叉放于頭后,兩腳放于墊上, 兩腿屈膝稍分開,大腿與小腿呈90°,另一人雙手壓住考生的踝關節(jié)處。起坐時,收腹抬上體前屈,以兩肘觸膝或超過膝為完成一次,緊接落墊形成循環(huán)再做下一個。仰臥起坐屬于力量耐力項目,仰臥起坐主要發(fā)展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髂肌、腰大肌等肌肉的力量。具備良好腹部力量的學生適合此項目。
1)準備姿勢:身體仰臥躺于墊上,兩膝彎曲呈90°,兩腳平放于墊上。
2)動作過程:在做仰臥起坐時,要有合理節(jié)奏的呼吸,腰部收腹前屈時開始呼氣,仰臥過程中吸氣。注意:是向后仰臥的過程開始吸氣,在肩背部觸墊的那一刻憋氣收腹、上身逐漸前屈,當上身抬高到腹部有脹感時,快速呼氣,肘關節(jié)主動向前觸膝,低頭完成仰臥起坐動作。
3)動作技巧:應該使用較慢的速度,當腹肌用力使上體向上抬拉時,積極呼氣,以保證腹部較深層的肌肉能夠同時參與工作。初學者可以把手放在身體兩側,借助手掌與地面作用力完成仰臥起坐,直到水平較好時可雙手交叉放于腦后。
3.1 雙手交叉抱頭
常見問題:做準備姿勢時,交叉放在頭后部的雙手握得過緊。
產生原因:原有錯誤習慣形成;主觀上認為緊握能夠更好的發(fā)力。
糾正方法:上身仰臥平躺在墊子上,雙手自然放松放于耳朵兩側。
3.2 兩腿彎曲角度不合理
常見問題:雙腿過分伸直或過分彎曲。
產生原因:在平時練習過程中,動作過于隨意,彎曲角度不固定。
糾正方法:兩膝彎曲成90°,腳底平放于地面。
3.3 懸空起坐
常見問題:當收腹身體上抬時,臀部跟隨一起抬起。
產生原因:腰背力量偏弱;核心力量不強。
糾正方法:先完成較低難度仰臥起坐,如先不完整完成或伙伴協(xié)助完成;根據(jù)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采取重復練習法和持續(xù)訓練的方法,加強腰部和背部力量訓練,如兩頭起、多樣式平板支撐、俯臥背起等練習。
3.4 左右搖擺起坐
常見問題:收腹身體上抬時,左右搖擺。
產生原因:核心力量不強;腰腹肌力量不平衡。
糾正方法: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如斜體仰臥起坐、懸吊抬腿、俄羅斯左右轉體、仰臥左右交替上抬腿等。要有意識的加強弱側腹肌的力量訓練,可采用左右交叉單側卷腹練習,又或將訓練難度降低,先完成完整的仰臥起坐動作,如在斜板器械上進行或者借助彈力帶牽拉輔助完成。
3.5 呼吸方式不合理
常見問題:呼吸節(jié)奏不合理;呼氣和吸氣錯位。
產生原因:呼吸要領掌握不到位;呼吸比較隨意。
糾正方法:在訓練期間注意呼吸節(jié)奏和仰臥起坐動作的協(xié)調一致,可采取一次呼吸進行兩次仰臥起坐:快起過程屏住呼吸,完成快起后,肘關節(jié)觸碰到膝蓋時輕輕吐氣,身體回落到仰臥狀態(tài)再自然吸氣。長期且要有意識的進行呼吸節(jié)奏和動作協(xié)調訓練,達到一致性。
3.6 觸墊快起意識不強
常見問題:背部和肩關節(jié)觸碰到墊子后,不能快速起身。
產生原因:腰腹肌力量偏弱;主觀快起意識未能樹立。
糾正方法:采取刺激訓練法,背部和肩關節(jié)觸墊后,通過口哨等音效刺激督促快速起身,加強快速意識。采用降低難度的訓練方法,在少數(shù)時間內完成多次的不完整仰臥起坐,以突出快速起身的動作。
3.7 雙肘未能觸膝關節(jié)
常見問題:當身體收腹向前屈時,兩手肘關節(jié)觸碰不到膝關節(jié)。
產生原因:一味地追求快速動作;腰腹肌力量偏弱。
糾正方法:在練習過程中,要積極體現(xiàn)動作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在身體收腹上抬前屈時嚴格要求自己雙肘一定要觸碰膝關節(jié);利用抗阻力訓練方法,在身體前屈時,迫使肘關節(jié)觸碰膝蓋;并采用間歇訓練法,加強腰部和腹部肌肉力量訓練,如單側平板支撐、俯臥背起等。
3.8 訓練瓶頸難以突破
常見問題:在某個水平或階段再難以突破。
產生原因: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不夠;訓練模式固定;訓練手段單一。
糾正方法:采用多組短歇和限時達標訓練法,進行40秒限時43個以上2組,30秒限時33個以上3組,20秒限時22個以上4組,10秒限時11個以上5組,循序漸進增加每組次數(shù);并打破原有的訓練模式,采取組合訓練方法,如仰臥起坐與俯臥背起組合、仰臥起坐與兩頭起組合;還可以采取節(jié)奏快慢變化的訓練手段,如仰臥起坐交替一快一慢練習、一快一慢兩快一慢的俯臥背起練習。
綜上研究與分析,要想有效地提高初中女學生仰臥起坐的成績,首先必須要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體育教學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一要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水平,積累一定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和提醒學生糾正錯誤動作;二要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有效的教學手段,響應學生需求;三要提高運動興趣,提高學生對于運動有益的認知能力,豐富教學手段,以各式各樣有趣的方法吸引學生參與,做到快樂體育,培養(yǎng)終身體育思想。希望通過這三點進而促進初中生提高運動表現(xiàn),起到真正提高仰臥起成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