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清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論述,其思想內涵極為深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高校教育要充分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教育價值,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正確理解和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要旨,努力促進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具體到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以現代競技體育項目為主,重技能訓練,而輕文化浸潤,不但讓高校體育教學缺乏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育人功能的完全發揮,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實踐,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有助于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提升,這是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
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形式多樣,社會影響深遠,有著極具中華傳統哲學思想底蘊的文化性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體育的認知。受到我們包容、平和民族性格的影響,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中,并不一味追求競技和對抗,而是更加突出趣味、健身、文化和娛樂等特征。大部分傳統體育項目,都是源自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勞動,或是健身,或是游戲,或是祭祀,帶有濃郁的趣味和民俗色彩。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特征,無疑是對目前以現代競技體育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高校體育教學有益的擴展,將更有助于高校通過體育教學落實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
1.從社會角度,當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各級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在此大背景下,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實踐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社會支持、學生認可,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從學校角度,高校擁有完備的體育教學硬件設施,且師資力量雄厚,加之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一般對場地和器械的要求不高,以及高校體育教師的體育專業理論功底扎實,教科研的能力較強,這為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實踐提供了有利的硬件環境和智力支撐。
3.從學生角度,大學生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實踐,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會對大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使得工作擁有廣泛的學生基礎,這對傳承傳統體育文化至關重要。
1.促進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升。《大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對高校體育課的教學目標闡述為: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為主要目的。傳統體育文化中,有諸多體育健身價值的觀念值得高校體育教學借鑒,如太極中對氣息的關注、毽球中對運動技巧與強度的平衡等,這些內外兼修、形魂并重的健身理念,與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不謀而合,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新載體,開辟了新途徑。
2.強化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思想教育效能。傳統體育文化中,蘊含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因素,如傳統武術中講求習武先習德,舞獅中強調的整體意識和協作精神等,大學生在參與傳統體育項目中,潛移默化的會受到傳統體育文化的熏陶,幫助他們更好的塑造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發揮出傳統體育文化中的思想教育價值,也是新時期高校體育公共課承擔課堂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而且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思政教育,體育課堂更加輕松、更加活潑,寓教于樂中感染著學生,促進他們思想的進步與升華。
3.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的繼承發展。高校本身就是文化傳承的主陣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重點在以大學生為主年輕一代。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實踐,能夠讓大學生更加直接的接觸和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出他們的文化自信。
1.優化高校體育教學形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主要依靠體育課堂,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和傳統體育文化的特征,高校體育課堂需要對形式進行優化,除了在常規的必修課、選修課上進行滲透實踐外,還可以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組建學生社團等途徑加以落實,將顯性課堂與隱性課堂有機整合,發揮出課堂教學的實效。
2.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需要擴展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一是要內容選取要有針對性,選擇那些大學生喜聞樂見、易于在校園操作,同時有具有較高文化性和教育性的項目。二是內容的選取要有地域性,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會更具有親和力,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
3.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教師隊伍是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的基本保障,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和教科研工作,重點是讓體育教師首先成為傳統文化的熱愛者,進而做好傳播者,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傳承傳統文化的主動性和工作能力。
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實踐,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需要不斷更新理念,創新方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導向,充分發揮出高校體育教學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