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雙
(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大坡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是其教育主體是尚未成熟的小學生,雖然他們的思維模式非常簡單,但是想象力非常豐富。而游戲教學法正是以貼近小學生的真實生活并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為主要教學手段,所以游戲教學法非常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實況。筆者現從游戲教學法的相關介紹入手分析其應用策略,并簡述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1 概念。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游戲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性的引入或創設游戲活動,并以游戲場景銜接不同的教學環節,形象生動的展示教學內容,從而引起小學生一定的學習和情感體驗,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對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游戲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是最常用的教輔手段之一,教學效果也十分顯著。
1.2 特點。游戲教學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游戲形式和內容的趣味性和多元化保證了每一次小學生教學活動都新奇有趣,可以牢牢抓住小學生的心,激發其學習興趣;第二,游戲的啟發性和游戲化讓小學生可以在教學情景中更容易發現知識,從而潛移默化的培養其綜合學習能力;第三,游戲教學法的靈活性保證了其中的“游戲情景”并不是對實體的復現,而是簡化的模擬,照顧到了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
由游戲教學法的概念、特點可知,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也非常大,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夠通過創設游戲情景以景抒情,讓小學生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就以“游戲教學法‘扔沙包’——學習英語遣詞造句”為例進行分析。
在學習遣詞造句的過程中,教師要設置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教學法,這樣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思考和學習興趣,便于其更好的了解單詞、短語、句子之間的關系。例如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扔沙包”,讓小學生嘗試以詞組句,主要過程也分為兩步。
第一步:教師引導小學生用硬紙板制作單詞圓盤,圓盤盡量大一些,這樣小學生在扔沙包的時候更容易命中目標,降低游戲難度的同時提升游戲的趣味性。同時,采用分組合作教學法,3人為一組進行扔沙包游戲,便于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互相幫助和學習,從而提升游戲教學成效。
第二步:教師引導小學生玩游戲時要確定好游戲規則,并基于游戲規則讓小學生更好的學習遣詞造句。例如教師可制定如下規則:(1)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句子,小學生就用沙包扔依次扔句子中的單詞,扔中記1分,扔不中不得分。(2)游戲每組進行3輪,3輪過后全部扔中的小組需要找出記憶這個句子并且完整的讀出句子,讀的又準又有感情的小組獲勝。其中,第“1”項規則是幫助小學生確定游戲思路,而第“2”項規則是鍛煉小學生的單詞識記認識和句子識讀能力。
3.1 對學生——提升學生的知識記憶效率。開放性強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對游戲內容進行合理的理解,并在此過程中理解英語知識。例如在上述的游戲場景中,主體是一個單詞圓盤,而工具是一個沙包,學生拿沙包砸圓盤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記憶和學習單詞的過程,如果教師能夠做好引導工作,學生能更好更快的記住這些單詞,而且因為不是死記硬背,所以記的會更加非常牢靠。
3.2 對課堂——豐富游戲化教學資源。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篩選、使用和編輯游戲化教學資源。這有利于課堂內容更能找到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表現方式和途徑,從而讓游戲化教學資源更好的為教學內容服務;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課堂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即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個人愛好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游戲化教學資源,實現因材施教。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的趣味性是提升小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先決條件,游戲教學法能夠很好的實現這一教學效果,同時也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需進一步研究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