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驊
(江蘇省高郵市車邏鎮小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1.1 將微課和微視頻混為一談。很多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都認為微課就是微視頻,因此在進行微課錄制的時候,會錄制多個知識點,且很少會突出微課內容的重點。最為嚴重的是,很多教師制作的微課,其實都是將自己課堂講課的過程錄制下來,而不是針對某個知識點展開講解。這種形式的微課,不過是將課堂搬到了網絡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創新。微課和微視頻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師在教學中將兩者混為一談,即便是運用了微課,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2 過于相信微課的教學作用。在應用微課之后,很多教師都想當然地以為,微課會發揮自身巨大的價值,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興趣,提升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但實際上微課雖然具有這種作用,卻不是只要運用,就能達到教師預想的效果。但很多教師還是過于依賴微課,認為只要自己錄制微課,小學生就會很有興趣地去觀看和學習。并且也因為過于相信微課這種教學形式,而忽略了微課內容對其作用發揮的重要性。因此只注重錄制微課,不注重對微課內容的精心制作。最終的結果是教師的確錄制了很多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課,也將其很多次的運用在教學中,但最終的教學效果卻大大出乎教師的預料。
2.1 讓小學生參與到微課的制作中來。讓學生參與到微課的制作中來,能夠借助于微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是對微課的另一種新的應用。讓學生參與到微課的制作中有兩種方式:第一讓學生作為“演員”參與進來。比如,在講解如何使用計算機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一個小學生扮演操作員,進行開機、關機、操作鼠標的演示。教師在選擇“演員”的時候,可以通過競選的方式讓學生參與進來,比如,設計一個信息技術比賽,在比賽中表現最好的學生或團體,則有機會和教師一起錄制微課。這既能激發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比賽的興趣,又能讓學生覺得幫助教師錄制微課是一種榮耀,進而使學生對微課更加重視;第二則是讓學生自己錄制微課。比如,當教師下一節課要講如何給圖片添加文字時,教師就可以跟學生說,大家可以自行組建團隊,向教師申請下一節課微課的制作。小學生幾乎都沒有嘗試過錄制視頻,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因此肯定會有很多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全權讓小學生自己思考和創新,自己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通過微課的制作,小學生既能對“給圖片添加文字”這一節課的知識點有更好地掌握,更會接觸到拍攝視頻、剪輯視頻、加入文字等各種信息技術,這也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的過程。相信通過參與和親自制作微課,學生不僅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點,更會對用微課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最終教師想利用微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也會隨之達成。
2.2 創新微課的內容。創新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對微課的背景、文字、圖片、語言等進行創新。比如在教授五年級孩子學習網站瀏覽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創新微課教學內容:用學生喜歡的簡筆畫將網站繪制出來;文字不用系統默認的宋體,選擇一些比較優美的字體;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聲音作為畫外音,也可以用變聲器錄制一些比較搞怪的聲音,具體的聲音類型可以根據微課的內容確定;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網站。
2.3 合理的使用微課。微課雖然能夠很好地輔助教師展開信息技術教學,但并不是說在任何教學環節都適合用微課展開教學。教師要根據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目標等,合理地使用微課。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進行課堂的導入,比如,在教授六年級孩子學習在frontpage中插入圖片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微課來展示如何插入圖片,以及圖片能起到的美化效果,使學生對在文檔中插入圖片,美化自己的文章產生興趣,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充滿興趣的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其次可以用在課堂中對某個復雜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比如,繪制圖形這一知識點,對很多學生而言就比較難,教師在講到這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展示。但觀看完微課并不是教學的結束,教師還需要讓學生立刻進行微課內容的實際操作,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微課中的知識點;再次,可以用來延伸課外知識點。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幾個微課,介紹幾個和本節課知識點相關的課外知識,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幾個能幫助學生學習的網站,對當前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展示等,通過微課為學生帶來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