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小平
(河北省承德市南營子小學 河北 承德 067000)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這其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無疑是構成音樂課堂的關鍵因素。在音樂課堂中使用科學和生動的教學形式,不僅有利于激活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素養。小學音樂作為學生音樂啟蒙的重要基礎,需要師生、生生之間展開更加全面的互動。
1.1 教師對互動理解認識不足。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小學教師已經能夠打破原有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并且已經認識到師生互動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音樂教師實現音樂課堂有效互動教學模式過程中,將關注點著重于課堂氛圍,忽略了教育內容本身。若單純追求愉悅的課堂氛圍,不能夠將音樂教學與課堂氛圍相結合,則失去了互動教學的意義。
1.2 忽略個體差異。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成績較好或者比較喜歡音樂的學生會比較活躍,可以積極配合教師完成課堂布置的各項內容,積極回答問題,若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主動向教師請教。針對不喜歡學習音樂以及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此時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能夠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學習中,而教師則會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部分同學。
1.3 互動形式過于單一。當下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師生互動為主。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均可以在課件當中找到答案,學生們失去了思考的過程,并失去了互動教學的意義。
有效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藝術情操,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更好地實現互動教學,以期為小學音樂教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1 課前教學互動環節設計。想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這需要音樂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教學設計,要求教師深刻把握課堂教學內容,要做好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把課堂上要教學的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研究,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演唱技巧以及作品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在對音樂作品進行研究之后,在進行課堂教學環節設計,引導學生進行互動,發揮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同時還要準備好課堂要用到教學器材,把課堂內容充實起來。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課堂互動教學的依據。小學生活潑好動,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適當設置互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設計教學互動環節。
2.2 巧用提問的藝術,引導學生思考。教師設置與音樂課程相關的專業問題,是師生最直接的互動方式之一,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的教學調整。所以,問題的設置需要具有針對性,根據實際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方向,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同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總結階段用提問的方式給學生帶來提示,使學生知道這節課程當中的重點知識。例如,在講授《上學歌》這節課程時,音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喜歡音樂課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答到“喜歡”,教師繼續追問:“那大家喜歡上學嗎?”學生一定會繼續給予肯定的答復,有的學生還會給出原因,比如,喜歡上音樂課能夠學習到新知識、交到不同的朋友等,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給出本節課程的主題,學習《上學歌》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出這首歌曲,播放完之后,教師提出新的問題:“各位同學,大家還記得入學第一天的事情嗎?是不是和歌曲當中描述的情況相同?”在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之后,形成了熱烈的討論氛圍和愉悅的教學環境,在一系列的師生互動之后,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力,教師可以更順利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2.3 組織小型音樂活動,鼓勵學生互動探究。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當中,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能完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教師精力有限,不能兼顧好每個學生,再加上小學生比較調皮活潑,教師已經將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授課之上,沒有多余精力管理課堂,不妨讓學生之間也加強互動交流,扮演好引導者和指揮者的角色,調動全班學生在教師的統一指揮引導下共同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這種模式符合新課標對音樂課程教學的要求。例如,在學習《春天來了》這節課程時,可以結合與春天有關的知識加強互動。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播放完《春曉》《嘀哩嘀哩》等歌曲后,引導學生共同演唱,然后教師公布這節課程的主題《春天動物演唱會》,要求學生扮演歌曲當中提到的動物并作出相應的動作來表達歌詞內容,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如何表演才能做到最好,最能與歌曲當中的動物與春天的情景融合,最后傳神地演唱出來。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方式的引導學生感悟春天的到來,帶領學生走進歌曲描繪的情景當中,從而在歌唱春天的同時感受到萬物復蘇的季節,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以上教學方法,都是筆者通過學習新課程改革得出淺薄的想法,其意義在于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學生應該是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進行師生、生生之間平等互動,這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活動,涉及到學生的學習動機、信心、興趣和情感等方面。在互動過程中,學生不斷地建構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和開拓視野。只有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進行互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才能體現新課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