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蘭縣石洞小學
習作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普遍感覺難教;學生普遍感覺寫作文枯燥乏味,無話可說。筆者認為,上好作文課,教師一定要做到“四個重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輕松表達、樂于表達、學會表達。
習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創設情境,采取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如以動畫片、小故事、情景表演、圖片等形式,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點,使其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聯想到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比如,有位王老師在講習作《末班車》時,讓老師們眼前一亮。一開課,她就播放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末班車》,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全班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觀看動畫片,她還讓學生猜測動畫片中的主人公為什么瞪眼,學生帶著問題看得津津有味。王老師上課的巧妙之處就是一下子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投其所好,學生不再感覺這是一堂習作課,而是全身心地觀看動畫片,這為下一步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王老師在教學伊始就在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和想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想象:主人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為什么瞪眼?王老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把學生對動畫片的興趣和學生的好奇心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接下來的十分鐘習作時間里,學生們都表現得非常好,不但把內容寫清楚了,而且用了很多優美的詞語,讓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
習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當好引路人,教會學生準確表達、生動表達。筆者覺得,老師在上作文課給學生教寫作方法時,千萬不可鋪得太開、講得太多,每次習作中只講一種方法,要讓學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實踐。比如,王老師在講習作《末班車》時,教給學生的寫作方法就是:抓住重點、放大細節。怎樣抓住重點、放大細節呢?她先啟發學生:“講故事時,把哪部分講得扣人心弦,才會抓住聽者的心?”學生答道:故事的高潮部分。王老師讓學生繼續觀看動畫片,并注意觀察細節,看誰能講得最生動。學生通過仔細觀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他的牙齒都在打顫;他的腿都嚇軟了;他的頭發都豎起來了;他的眼睛瞪得像燈泡一樣大;他發出了倒吸氣的聲音;他心跳加快了……接著王老師又讓學生想象動畫片中未展現出來的內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展開了,開始各抒己見:他肯定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嚇得一動都不敢動了;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害怕極了,以為是幽靈出現了......王老師引領著學生,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想象,把學生的表達欲望完全調動起來了。在十分鐘的自由習作時間里,學生會寫了,知道寫些什么,也掌握了寫作的方法。
習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習作講評,應讓學生知道優秀的作文好在哪里,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自己有什么不足,讓學生在習作講評中了解方法、學習方法、運用方法。語文新課標中強調:“寫作的評價,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比如,有位巢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作文講評課,講評的習作是《我的同桌》。巢老師給學生設置了很多獎項,如最佳題目獎、最佳外貌描寫獎、最佳視力獎、最佳語句獎、最佳全篇獎、最佳修改組合獎等。巢老師通過設獎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講評習作,極力突出學生習作最大的優點,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間,王同學寫的《表里不一的秦藝晉》獲得了“最佳全篇獎”,巢老師讓她朗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不住地點頭表示同意。巢老師讓學生找出她的習作好在哪里,同學們評價她的習作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用了很多諺語、成語等,作文首尾呼應,寫出了人物外貌的突出特點,如“頭發像一堆雜草”,形象生動,非常貼切。
習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習作修改。文章不厭百回改。習作修改要重視方法的指導,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習作修改的符號、方法,使他們在修改習作中取長補短、學習方法、提高能力。語文新課標中強調:“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要考查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也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比如,巢老師在引導學生自我修改和評價時,先讓學生指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和優點,讓后引導學生相互評價,發現別人作文中的閃光點,讓學生在自改和互改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