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縣教育局教研室
課堂導入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有想象導入、情境導入、故事導入,這些導入方法都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訂的,以學生的愛好為切入點。下面,筆者主要對這三種導入方法進行探究,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想象導入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以文章為背景,將文章中的情境想象出來,并牢牢記住。教師都知道,單是書面上的文字不能為學生提供多少東西,只能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且書面文字沒有真實的畫面,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通過想象更好地理解課文。當然,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廣闊的想象空間。
例如,教師在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課時,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了解這首詩的意思,了解這首詩要表達的是什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等,這些任務是學生在課前需要做到的。上課時,學生將自己預習的內容與教師分享,再根據教師的解答做出改進,最后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想象出該詩的畫面。比如枯藤老樹說明時間是秋天,樹已經老而枯萎,表現出秋天的環境;又比如昏鴉與枯藤老樹相互點綴、相互照應,將秋天的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以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習知識,自然能夠提高語文成績。
情境導入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一篇文章時,將文章情境創設出來,把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以增強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情境創設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為學生提供一個圍繞文章內容而創設情境的平臺。中學語文學習有時候也是枯燥的,教師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探究出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枯燥的模式中脫離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優化學生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從而牢牢掌握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譬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該課的內容,為學生分析文章的知識點,讓學生把文章中發生的情境創設出來。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大膽創設情境,積極發言,將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學生在創設情境時,要了解文章內容,要以最精確的表現方法將文章故事表現出來,要抓住故事發生的地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知道地點在火車站,父親為自己的孩子買橘子時翻越圍欄的背影,當時主人公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故事導入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將該節課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選擇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抓住學生的愛好,將學生的愛好融入教學方法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都會有感覺枯燥的時候,這時教師就要用一些獨特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都一樣,在疲憊的時候都喜歡一些故事,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以故事的形式將文章內容及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這樣做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讓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能夠專心上課,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一課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寫出這篇文章的。學生除了了解作者外,還要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而教師在教學時,將作者生平事跡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把作者被貶、在官場上失意等信息,以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讓學生感同身受,真正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及作者的了解,把知識點吃得更透,將知識點記得更牢。故事導入教學是根據學生心理特點來教學的,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更利于不斷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