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第三中學 福建 閩清 350800)
在農村,學生的教育并沒有引起家長高度的重視,同時對于他們的家庭教育也不足,思想引導方面也不是很充分,導致一部分學生對英語沒有興趣。所以,現階段的農村英語教學要以提升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老師和學生之前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和學生多互動交流,在和學生持續交流的過程中,用老師的所作所為去感染每一個學生,以這樣不厭煩的心理讓他們主動進行學習。如果老師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以這樣的方式配合,那么高效課堂教學也就隨之產生。
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與城市對比有著很大的差異,導致農村地區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有學生的思想都會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從學校教育來看,初中英語老師對素質教育認識不足,仍然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初中時期的英語課堂非常枯燥,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構建初中英語聽說課堂。其次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認為學生只要會認識漢字、會一些基本的基礎知識就可以了,也有一些農村家長會外出去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導致農村地區的孩子眼中缺乏家庭教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常都不高;最后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因為農村地區留守孩子比較多,所以大多數的學生對學習都不感興趣,他們更希望初中畢業以后就進入社會工作,來改善家里的經濟條件,因此在這樣的思想觀念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1]。
2.1 轉變教學理念。首先,英語老師要調整不合理的教學理念,以科學化的教育理念進行指導英語教學,并消除原先的功利心,把教學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些,所以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以實用性為切入點,進而使英語教學的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老師還可以在完備的教學資源下,使得英語學習的環境氛圍更加的輕松愉悅。對于剛步入初一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英語過渡的過程,使得學生可以使用小學學習的英語基礎知識來應對初一的英語學習。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英語Unit1“What’s this in English?”時,老師就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句式以及句型對英語進行介紹,使得學生對英語課程還有聽說等方面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因為初一的學生對英語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對于一些復雜的句式難以正確理解,所以老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和英語有關的圖片以及視頻[2]。
2.2 設置直觀情境,激發聽說興趣。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來自于高效的課堂學習,而以往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并不利于他們高效的學習,同時也不能很好的培養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所以,老師要避免這種現象出現,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還有實際學習的需求,在教學英語的過程當中,為他們設置直觀的以及豐富的情境,有效調動他們聽說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在講授“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節時,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要讓他們積極投入到“聽”與“說”實踐訓練中,同時還要為他們展示不同視頻的情境。一方面,老師借助多媒體工具給學生播放很多部電視劇里面截取到的以生日為主題不同的短視頻。通過讓他們觀看視頻,再進行模仿視頻里面的主人公,讓學生對“When is your birthday?”以及“My birthday is in June。”一些句型進行反復練習。另外老師還可以選出生日在這個月的幾位同學,讓學生以互相問答的形式練習口語,其他的學生要認真聆聽,檢查問答的學生說的是不是正確的。設置直觀的教學情境,讓他們隨著自己的興趣,有效練習聽說訓練。
2.3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聽說訓練興趣。老師在進行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把學生的興趣有效激發出來,老師通過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可以在短視頻以及電影中很好的體驗說的有趣性。比如在教學“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節課時,老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食物圖片,圖片上有pears、meat、eggs、apple、bread等。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圖片,就可以有效加深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為他們營造生動以及有趣的英語課堂,還可以在不同的課件里面掌握英語知識,有效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和教材的內容相互結合,把和教材內容有關的一些視頻給學生播放,讓他們對課文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例如,在給他們講授西方的節日時,老師就可以給他們播放過圣誕節的相關視頻,通過讓他們觀看兩個不一樣的視頻,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西方節日文化的了解。
2.4 優化教學資源。首先,要加大對農村地區英語教學設備的投資力度,并完善相關的硬件設施,在學校配備多媒體設備、網絡備課室以及電子黑板。在英語課堂上有了這些教學的手段,就可以創設出更加逼真的情境,然后再配合聲音、圖像以及動作的畫面,既可以刺激他們的多種感官,還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其中,有效提升他們學習的效果。其次,還應該均衡農村地區英語老師的數量,增加一些年輕的英語老師,不斷壯大英語教師團隊。相關的教育部門也要完善農村老師的分配以及選調制度,逐漸穩定農村老師的隊伍,確保可以正常的教學。最后,還應該增加老師學習的機會,學校多鼓勵老師去參加“國培”,以及各類的英語課程培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在學校里面也要積極開展老師帶徒弟、以及讀書等很多研討活動,不斷的豐富英語老師的人文素養以及專業知識,并努力營造英語教研的氛圍,制定老師未來的專業發展規劃,從而更好地促進英語專業的發展,英語老師的專業素質提升了,在實際教學時才會得心應手,更加富有感染力,從而營造出高效的英語課堂[3]。
2.5 做好英語課前的導入工作。農村地區的初中生,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普遍都比較低,英語老師在制訂科學合理的英語教學目標時,還需要做好課前導入工作,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進而提高農村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一般來說,在課前導入時,英語老師就要提前對學生有一個認識和理解,明確學生喜歡以及感興趣的內容,同時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的學習;另外還要注重導入的內容與教材的內容之間的關系,確保課前導入的內容與課堂教學可以有效銜接。
比如,在教學初二下冊英語Unit5,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導入學生現實生活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激發他們參與英語課堂的積極性,然后再引入“為什么你不和你的父母談一談”等相關的教學內容。例如,某農村學校A同學很喜歡學習,然而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他的父母希望他畢業以后就參加工作。英語老師可以以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教導他們要珍惜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在課后時間和學生的父母多多溝通,從而為A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的機會,使得A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2.6 分析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上進行聽記和復述,不僅有利于語言知識的吸收、輸入以及輸出,還能夠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語言能力是初中英語課程重要的基礎要素,同時語言能力的提升又包括學習能力、文化意識以及思維品質的提升。一方面,老師要為初中英語課堂設置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Computer facts”時,老師就可以提前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玩電腦游戲嗎?電腦比你聰明嗎?為什么?為什么不呢?”老師引導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英語老師還要播放課文的錄音,讓他們補充一些關鍵的信息,之后再讓同學之間一起分享,然后交流自己所記的信息。老師再一次播放課文的錄音,并引導他們要關注課文的結構,之后再請一位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來復述,復述的時候還要注意使用PPT中所提示的結構。此外,老師還應該要求學生跟讀課文錄音,認真關注之前聽力的時候沒有聽到的信息,然后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英語第六單元Head to head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對于持不同觀點的同學要進行辯論。此外,聽記以及復述的方式非常多,比如語篇挖空式的聽記、聽寫式的聽記以及沒有文字提示的聽記等。老師可以為學生繼續播放聽力資料,并引導他們完成思維導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要求他們跟讀課文的錄音,時刻關注之前聽的過程當中沒有獲取到的信息,從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綜上所述,當前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于教育體系當中,所以英語老師要從多個方面開展教學,調整教學的方式,轉變教學理念,使得農村地區的學生也能夠有用英語做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