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發蓮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東臺學校 青海 湟中 811600)
初中地理是初中階段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伴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學科教學不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呢?本文將就此進行詳細的探究,希望能夠對一線的初中地理教師一定的啟示,全面提升地理教學質量。
在地理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了在地理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自主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啟示地理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識圖的環節,所以識圖能力也是需要學生具備的一個地理素養。教師的教學應該積極地擺脫傳統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的學習中可以給到一些指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判讀能力。比如在學習晉教版初中地理關于我國地理差異的內容時,如果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往往會讓學生聽得比較的枯燥,教學的教學效率也不能夠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從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入手。一方面教師要能夠明確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要能夠從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入手去讓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而且要求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預習筆記整理好后發送到家長群中,因為這樣的一項活動學生具備了競爭的意識,因此會非常積極地進行課前的預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的活動檢驗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地圖找出同學們的家鄉所在的我國地勢圖上面的位置,讓學生進行互相的判斷。然后教師可以設置搶答環節,讓學生去搶答問題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這種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訓練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新課改中對于校內外資源的整合開發利用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夠積極地為學生拓展學習的空間,要進行多樣式的地理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和探究。通過合作和探究讓學生能夠全面的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晉教版初中地理關于《復雜多樣的氣候》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地圖中的地形還有降水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然后比賽哪一個小組總結的最優秀。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首先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為學生參與得積極性,各個小組的學生會進行明確的分工,通過網絡、書刊雜志等方式去了解氣溫的分布情況,借助相關的圖片和知識,然后整合成本組的觀點和作品進行呈現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的搜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讓學生在彼此的探究活動中獲得了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課堂中想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和互動思考,離不開問題的創設,但是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也需要改變傳統的提問方式,要盡可能地出示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這樣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當學生不會回答時就會選擇讓下一個學生直接回答問題,教師的這種表現其實就是太過于重視結果,但是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很多的學生積極性會受到打擊。教師設置的問題要具有啟發性,當學生不能夠回答時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在一步步的引導下得出結論。比如在涉及到關于溫度的變化的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不太難的問題讓能力一般的學生回答。比如A和B兩地的海拔哪一個更高,然后再問他們海拔和溫度的關系,學生回答到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接著教師讓學生回答為什么A的溫度高于B,這時候學生很快就能得出結論,而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也獲得了成就感。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實現基礎的教學目標,要努力轉變到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的育人模式上來。教師除了在初中地理課堂教會學生熟練掌握地理知識,還要通過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良好良好的品格為初中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奠定基礎。當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還得有賴于我們所有初中地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要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全面的提升初中學生地理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