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第二中學
在新時期,初中美術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教學法可以借助學生的興趣點,促進學生學習,提升教學效率。本文探討了新時期初中美術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法。
興趣教學法是指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發進入課程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興趣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利用學生自身的興趣點,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命令式地要求學生學習。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學習,注意力一般比較集中,學習狀態能夠持久,學習效果得到保證。因而,興趣教學法是初中美術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興趣教學法,主要可以從三個角度入手,分別為情景設疑、生活體驗和媒體融合,下面分別進行敘述。
1.情景設疑,產生興趣。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進行設疑的方法來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師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再根據教學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性好、趣味性強的情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進行“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學時,教師借助服裝的色彩創設了情景。在教學時,教師說:“老師今天帶來了幾件衣服,你們看漂亮嗎?”教師穿上一件紅色的外套,問學生:“你們覺得這件衣服怎么樣?”學生回答:“感覺很熱情、很喜慶。”教師又換上一件黃色的外套,問學生:“你們覺得這件衣服怎么樣?”學生回答:“感覺很有活力。”教師又換上一件白色的衣服,問學生:“你們覺得這件衣服怎么樣?”學生回答:“感覺素雅、輕快。”教師總結:“大家可以發現,不同的顏色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覺,因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正確的色彩搭配。”教師采用搭配衣服的顏色引起了學生對色彩的體驗,讓學生知道日常生活中色彩搭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生活體驗,穩固興趣。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借助學生的生活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接觸到各種和美術欣賞有關的事物。但是學生并不具備足夠的美術欣賞能力,不能夠發現這些事物中的美學因素。所以,教師應將生活中的事物與美術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給學生釋疑,促進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發展。如,進行“攝影藝術”教學時,教師講解了有關攝影藝術的知識,并講解了攝影藝術的分類、攝影藝術的欣賞等知識。在講到攝影藝術欣賞的時候,教師先展示了一些經典的攝影作品,讓學生欣賞,教師再講解這些攝影作品的藝術特點。在講解經典藝術作品的時候,教師可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拍攝的各種不同照片,讓學生使用這一節課所學的欣賞知識進行評論。很快,學生就說出來他們自己拍攝作品中存在的不足。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學生掌握了欣賞攝影作品的方法,而且將教學內容與日常攝影活動聯系起來。可以說,在這一次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欣賞他們自己拍攝的作品,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興致勃勃、議論紛紛。可見,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這是穩固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基本方法。
3.媒體融合,強化興趣。隨著教學方法的變革,多媒體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的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來提升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選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以多種感官刺激學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進行《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教學中,教師在展示不同作品時,播放相應的音樂,以強化美術作品的感染力;在展示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圖》時,播放樂曲《大夢敦煌》,讓學生沉浸在敦煌博大的藝術境界中;在展示《清明上河圖》時,播放動畫《中華一番》,引導學生體悟宋朝的經濟文化生活;展示《洛神賦圖》時,播放樂曲《洛神賦》,讓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魅力。這些樂曲和所展示的中國畫作品意境非常搭配,可以使學生沉浸到中國畫作品欣賞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興趣教學法可以借助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沉浸到初中美術學習中,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以實現教學效率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