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臺縣南華鎮中心幼兒園
當下,民間游戲深度融入農村幼兒園園本課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資源上恪守傳統,形式上整齊劃一,理念上“重技輕德”。看似游戲熱熱鬧鬧,但實際上單薄、脆弱、蒼白,達不到提高幼兒能力和滋養幼兒品性的目的。鑒于此,我們應該以一種更為大氣、更為長遠、更為與時俱進的目光重構農村幼兒園民間游戲教學新境界。
民間游戲五花八門,對此,我們不應原樣照搬,不應拘泥傳統,不應一成不變。新課改視角下,農村幼兒園民間游戲教學內容應該在模仿中創新、在傳承中求變、在實踐中更新,使之朝著精細化、特色化和內涵式發展的方向挺進。對于成長中的幼兒來說,游戲重組帶來的新穎感愈強,他們愈有興趣,愈能得到多方面的滋養。沖出藩籬,注入新理念,邁進游戲新天地,應該成為幼兒園游戲重組必須堅守的底線之一。
比如,對于“割韭菜與老虎換山”游戲,教師應結合當地農村現有條件進行創新,使其無論是場所、難度和游戲時間都更符合當地實際;再如“官打捉賊”游戲,應在動作的情趣變化、童謠的歌詞變化等方面進行創新,對于“斗拐”等游戲,應讓幼兒自主定規則,自己選玩伴,自己選玩具。
在資源重組中,我們的做法是多一些開放:要求與農村當下的實情相符合,與幼兒當下的年齡相符合,與學校當下的實際相符合;多一些創新:創編新的歌詞、改編新的動作、改編新的流程,使之更新穎、更完美、更精彩;多一些個性:小班有小班的特色,中班有中班的亮點,大班有大班的豐富……更多的“多一些”并非隨意而為,而是基于兒童視角、基于學校實際、基于農村現實,力爭讓新開發的游戲成為一泓活水,成為滋養幼兒的高效營養。
很多游戲需要統一:步伐一致、表情一致、動作一致、歌詞一致、口號一致……但游戲中同樣需要個性多元、自主自悟、獨特感悟。唯有根據幼兒個體實際提供因人而異的發展菜單,才是民間游戲高效介入幼兒教學的應有之義,正所謂:“多一些自主,有機會提高;多一些合作,有能力互助;多一些探究,有能力深入。”
比如,云南苗族民間游戲“抓子”,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多達八九種玩法,其中都配有不同的歌謠。這樣的游戲切不可整齊劃一。我們的具體做法是,根據幼兒的實際開出不同的“處方”:對反應慢的幼兒進行最簡單的“抓子”游戲,然后螺旋上升;對靈敏度強的幼兒,加快“進階”的速度,同時帶動其他幼兒,力爭做到“兵教兵、兵練兵”,讓自主、合作、探究的涓涓細流充盈在游戲的每一個細微處。
為此,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應有意識、分層次、針對性地訓練幼兒的自主合作技巧。如“除了這種玩法,你還有哪些新穎的玩法?”“這個游戲不適合你,我相信,一定有你喜歡的最拿手的游戲?”“假如你是小組長,你如何指揮每一個同學都遵守游戲規則?”……至于學會傾聽、學會等待、學會合作等更是必須提前讓幼兒知道的,并且要通過一定的強化方式,力爭變成幼兒不可或缺的“本能”。
無疑,技術的提高經過“千帆過盡”終會“學有所成”,但人文滋養絕不能拖后。教師應在時時處處、無意間、自然間給予幼兒精神的撫慰。在幼兒階段早早就播下精神層面的種子,提前建造精神大廈和心靈花園,應該成為民間游戲介入到幼兒教學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例如,可從“狐貍護崽”游戲中播撒一顆尊老愛幼的種子,可從“跳皮筋”游戲中培育合作協作的品質,從“捉魚”游戲中浸潤規則公平的意識……更多游戲中技能技法的提高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諸如“誠實、勇敢、利他、孝敬、團結、責任”等人文層面的培育,才是民間游戲融入農村幼兒園園本課程中更加重要的目標。
總之,一旦確定了這一課改方向,那么,游戲的風向標就變了——不再以追求數量為目的,不再以多少個“第一”而自豪,不再僅僅在技術層面的圈圈里打轉轉。哪怕有一個幼兒動作慢一點,反應遲鈍一點,但他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領悟到利他的重要性、明白到堅持的重要性,我們都應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