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會,解強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體育醫(yī)院運動損傷骨科,北京 100061
由于社會老齡化,老年患者的骨質疏松、鈣質流失,器官功能障礙心臟代謝減慢等,使得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間盤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1]。中青年交通意外的發(fā)生、高處墜落、過勞等原因也增加腰椎間盤疾病、脊柱損傷的發(fā)病率[2]。對于疾病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手術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椎間隙內(nèi)的情況,對病灶進行有效清除,且不會傷害到患者的神經(jīng)[3],但是術后仍會影響行動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需要進行術后的康復。該研究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分析該院44例患者的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圍手術期使用運動康復的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88例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圍手術期患者,數(shù)字表法進行隨機抽取分組,實驗組44例,包括24例女性,20例男性;患者年齡 18~45 歲,平均(29.65±9.25)歲。 對照組44例,包括25例女性,19例男性;患者年齡18~45歲,平均(30.24±9.4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患者都已經(jīng)簽署了研究的同意書,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均符合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手術的標準;配合該次研究;入選時意識清醒。排除標準:不符合手術指征;造血、凝血功能障礙;精神性疾??;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無法配合該次研究。
對照組用常規(guī)康復:在術后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包括不能下床時對手腳、胳膊、腿等進行伸直、彎曲等活動,可下床活動時進行簡單的行走運動,隨著康復進程循序漸進進行爬樓梯等運動。
實驗組用運動康復: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制定運動康復計劃,分階段對患者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康復從術后24 h開始。雙橋運動訓練:患者仰臥雙腿彎曲,抬起臀部,并保持胸腰的挺直,隨著訓練的進展,逐漸增加難度,最后到用頭足支撐,15 s/次,10次/d。骨盆貼床俯臥撐;患者俯臥,用手撐床,將上半身往后仰,15 s/次,10次/d。隨著患者的康復,進行抬腿訓練;將腿抬到 30°、60°、90°,保持 10 s/次,10次/d,并進行平板支撐,剛開始可將腿部放到地面,逐漸將腿抬起,堅持30 s/次,5次/d。最后一階段使用道具進行訓練,可使用瑜伽球進行平衡訓練。
對兩組的腰椎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總評分最高為29分,最低0分。分數(shù)越低表明功能障礙越明顯[4]、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分數(shù)越高疼痛越嚴重),ODI分析 (有睡眠、生活自理、旅游、疼痛、坐位、行走、性生活、站立、社會交往活動、提物10項內(nèi)容,每項5分滿分,分數(shù)越高功能障礙越嚴重)[5]以及步態(tài)分析(日本Kinema tracer三維步態(tài)分析系統(tǒng),分析左右支撐期比值,比值越接近1,說明步行越對稱、平衡,反之則為步行不穩(wěn))[6]進行比較。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JOA評分(18.62±3.58)分比對照組和康復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AS 評分(4.03±0.22)分均比對照組和康復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驗組ODI各項評分比對照組和康復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 ODI分析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DI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兩組患者 ODI分析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DI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組別 實驗組(n=44)對照組(n=44)t值 P值康復前康復后睡眠生活自理旅游疼痛坐位行走性生活站立社會交往活動提物睡眠生活自理旅游疼痛坐位行走性生活站立社會交往活動提物3.82±0.51 3.64±0.57 4.12±0.43 3.98±0.42 3.88±0.51 4.02±0.59 4.23±0.16 3.86±0.53 3.87±0.61 3.80±0.54 1.26±0.24 1.58±0.34 1.76±0.18 1.62±0.34 1.03±0.25 1.22±0.32 2.03±0.42 1.46±0.32 1.95±0.57 1.86±0.52 3.85±0.48 3.67±0.53 4.27±0.37 4.02±0.44 3.82±0.53 3.99±0.53 4.28±0.19 3.84±0.48 3.84±0.57 3.86±0.55 2.18±0.37 2.67±0.42 2.85±0.26 2.69±0.73 1.98±0.26 2.01±0.26 3.01±1.42 2.41±0.75 2.63±0.71 2.59±0.46 0.284 0.256 1.754 0.436 0.541 0.251 1.335 0.186 0.238 0.516 13.835 13.380 22.864 8.814 17.471 12.710 4.390 7.728 4.954 6.975 0.777 0.799 0.083 0.664 0.590 0.803 0.185 0.853 0.812 0.607<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表1 兩組JOA評分,VAS 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JOA score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1 兩組JOA評分,VAS 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JOA score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組別JOA評分康復前 康復后 t值 P值images/BZ_51_1304_2847_1364_2885.pngVAS評分康復前 康復后 t值 P值實驗組(n=44)對照組(n=44)15.992 8.727 8.65±2.07 9.15±2.36 1.056 0.294 18.62±3.58 14.36±3.18 5.901<0.001<0.001<0.001 15.992 5.318<0.001<0.001 t值P值7.28±1.33 7.37±1.36 0.314 0.754 4.03±0.22 6.24±0.37 34.055<0.001
實驗組左右支撐期比值比對照組和康復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步態(tài)分析比較(±s)Table 3 Gai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步態(tài)分析比較(±s)Table 3 Gai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實驗組(n=44)對照組(n=44)康復前 康復后左右支撐期比值 t值 P值14.462 5.266<0.001<0.001 t值 P值0.53±0.16 0.56±0.17 0.852 0.396 0.92±0.08 0.74±0.15 7.023<0.001
脊柱、腰椎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由于社會老齡化,老年人骨質疏松、鈣流失,以及器官功能障礙和代謝緩慢,使退行性疾病、腰椎間盤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而中青年交通事故、高空墜落、疲勞等原因也增加了腰椎間盤疾病、脊柱損傷的發(fā)病率。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后康復不好,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活動能力,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可以有效地對疾病進行治療,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較快[7]。但是無論哪種手術,都會影響穩(wěn)定肌和韌帶等,進而影響行走能力,影響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恢復。
該次研究,用運動康復的實驗組,VAS評分 (4.03±0.22)分,睡眠(1.26±0.24)分、生活自理(1.58±0.34)分、旅游(1.76±0.18)分、疼痛(1.62±0.34)分、坐位(1.03±0.25)分、行走(1.22±0.32)分、性生活(2.03±0.42)分、站立(1.46±0.32)分、社會交往活動(1.95±0.57)分、提物(1.86±0.52)分等 ODI評分均降低,左右支撐期比值(0.92±0.08),JOA 評分(18.62±3.58)分得到提高。這些結果與鐘毓賢等[8]的研究,采用運動康復治療,降低 VAS評分(4.03±0.22)分,降低ODI評分,改善左右支撐期比值(0.91±0.06)分的結果一致。運動康復通過對患者制定、實施分階段、有計劃的運動方案,幫助患者恢復腰腹等功能,并且提高平衡能力,所有設計動作都是基于軀干肌肉的訓練,因為大量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軀干肌肉在腰部疼痛的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運動康復改善步行的平穩(wěn),睡眠、生活自理、旅游、疼痛、坐位、行走、性生活、站立、社會交往活動、提物等情況,提高術后的生活功能[9]。并且通過運動康復,還能緩解疼痛以及腰椎的功能障礙??祻瓦\動以訓練軀干肌為主,包括骨盆貼床俯臥撐、雙橋運動訓練,抬腿訓練,平板支撐、瑜伽球平衡訓練等,幫助患者恢復至正常走路狀態(tài),改善骨盆對稱性和脊柱的柔韌度[10],全面幫助患者恢復生活功能。
綜上所述,在腰椎經(jīng)皮椎間孔鏡圍手術期使用運動康復,可以緩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進患者生活自理,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步行平衡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