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電子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河南 中牟 451400)
1.1 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電信技術被廣泛的運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各種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相關設備的維修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電工電子維修變得更加專業了,這對電工電子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使社會的發展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這就需要更加注重電工電子課程的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專業,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1.2 電工電子記得教學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電子教學的內容比較多,需要的專業能力也比較強,所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比較密切。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工電子技術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的要求,電工電子教學需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教會學生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適應職業的需求。所以讓學生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電工電子學習的主要特點之一,也是電工電子學習的主要途徑。
2.1 對傳統課堂進行創新,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學生能接受的教學手段才是最好的教學手段,有的教師利用了自己覺得最先進的、最好的教學手段,但是學生們無法適應這種教學手段,那么再好的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沒有用的。同樣,學生們能接受的和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在一般的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老師們一般的教學方式都是先在課堂上教給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后才組織學生去進行實際的技能訓練。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技能訓練是分開的,這樣不利于學生的鞏固。所以老師應該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就能夠得到實際的操作,增加學生的記憶。電工電子是非常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一個學科,所以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課堂也變得更加豐富和靈活了起來。例如,在測量電阻的課程中,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發電阻,告訴學生們看課本怎么去讀電阻的示數,讓他們合作讀完相應的電阻的阻值。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2 精心設置實操課,讓學生通過實操掌握知識。在電工電子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實操課程是電工電子課程的主要環節。學生通過實操可以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促進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示。所以老師要注重實操課程,精心設置和準備實操的內容。在實操課程前要做好計劃,計劃的內容要盡可能的詳細,要包括實操需要用到的工具和實操的時間安排經過、注意事項等。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進行課前預習增加學生預習的效率。在實操進行的過程中要先給學生們自己看一遍實操的內容,再給學生進行演習,演習過后再讓學生自己動手,教師在旁邊指導指出學生的錯誤的地方進行點評和總結。在課后的復習中,老師可以利用微視頻來給學生進行鞏固,這樣就能夠達到良好的復習目的。
2.3 提高老師的綜合能力,完善師資隊伍。在學習中,老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師的專業能力不高,綜合素質不強,那么學生能夠學到的知識也不會很多。除此之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的被運用于課堂上,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傳統的教育方式帶來了沖擊,它豐富了資源的供給,豐富了課程的形式,讓課堂變得更加形象了。所以學校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培訓,讓他們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的教學,增加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除了對現有師資隊伍的培訓外,學校應該實行人才戰略,不斷的引進新的力量,構建專業的強大的師資隊伍。
2.4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電工的電子專業所培育的學生是技術型的學生,這樣能夠給畢業后的學生在就業后可以打下牢固的基底,因此我們在學生學習專業時,要側重于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并且要在實踐教學時,要把教學和社會服務、實際的操作、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結合起來。培育學生的技能是中職學校在教學上的主導中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就業順利。因此學校在教學時要制作一些讓學生動手實踐的教學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安排學生實習,構建良好的實習環境,做到確實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保證學生的安全等合法權益。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最好的學習環境,利用最先進的設備和生產技術。讓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鍛煉。除此之外,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校也要結合學生的實習教給學生一些實際的知識,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做到教與學。學生實習的過程也是適應社會的過程,在學校中學得不好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學生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會逼迫自己學會東西,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要充分利用與學習不同的設備資源和環境資源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學校要重視校企合作。
2.5 在課堂外適當開展活動來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熱愛。想要提升學生技能和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那就要把技能拓展到課外去,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來增加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學習的東西跟生活有很大的聯系,還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為生活中總會遇到問題,所以學生會不斷的解決問題,不斷的鞏固學習到的內容。老師可以支持學生回家幫助家里面換電燈泡,修電路,安裝門鈴等,或者可以支持學生換輪胎,研究家里面的電路。這些東西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一項一項的去學習,所謂的見多識廣,見識的多了學習到的東西自然而然就多了。在學校里面,可以讓學習這個課程的學生去義務為村民換電燈泡等力所能及和自己學習的東西相關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他人又提升了自己,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