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陳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四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研究表明: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四分之三的時間用于聽和說,而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讀和寫。由此可見,口語交際和表達已經成為現代人賴以生存的必備技能。而對于現代學生而言,口語交際能力決定著今后的求職、就業能力。2000年,教育部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率先將“口語交際”替換了原教學大綱的“聽話”和“說話”;2014年,核心素養理念提出,將“語言的建構和應用”作為發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見,現代教育的改革,將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之一。基于教育改革的視角,現代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功能,積極開展口語交際訓練,促使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2001)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應當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通過口語交際教學,發展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與交流能力,學會文明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新課標將學生的口語交際作為其學習和生活的一種基本能力。除了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基本的要求,新課標還對教師的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建議: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不斷創新教學形式,讓那個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積極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
2.1 豐富教學內容,激發交際興趣。首先,教師要靈活使用教科書。小學語文教材是教師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載體,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也有很多口語交際的話題,且這些話題都是教育界的專家精心設計的。因此,教師應當結合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模塊,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口語交際內容,并融入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或者是社會熱點話題等讓學生討論,有助于實現良好的口語交際教學效果。
其次,結合教學需要,積極開發利用口語交際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學情,積極開發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作為口語交際課程資源,例如,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的課余生活可謂是多姿多彩,各種短視頻軟件、游戲軟件等,侵蝕著學生的生活。針對這樣的現象,筆者利用話題:課余時間你是否也刷“抖音”?學生該不該使用電腦?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2.2 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新口語交際形式。筆者在執教小學語文的過程中發現:小學低年級對學生,活潑好動,經常如同小麻雀一般嘰嘰喳喳,課堂上也愛舉手回答問題。進入高年級之后,由于學生生理的變化,很多學生開始變得不愿意表達,甚至是不善言辭。不過相比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高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更具有穩定性,注意力也具有持久性。因此,針對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具有點難度的口語交際訓練項目,如角色扮演活動。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把握角色的思想、情感變化而強化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的話題有很多,如結合課文中的對話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也可以自定主題進行角色扮演:如“快樂小主持”、“禮儀小天使”、“值日小校長”等,類似的角色扮演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同時還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2.3 科學利用零散時間,促全體學生發展。我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教育改革對現代教師提出了很多要求,如語文的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等。現實的教學是:每個學期,語文課大概為102節,在這102節的語文課中,教師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是:25篇課文,7個單元練習,指導7篇作文寫作,以及單元測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緊湊的教學安排,留給教師開展口語訓練的時間又會有多少呢?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零散的教學時間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積小渠成江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首先,將口語交際訓練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筆者認為:教師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并不一定非要開展專題式的訓練,可以將口語訓練與日常的語文教學有機整合起來。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教學法的應用,借助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討論等,這也是教師開展口語訓練的一個有效途徑;又如,在漢字、拼音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發音,提高學生的音準以及普通話水平,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此外,筆者在教學中,還通過“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的開展以及早讀時間的朗讀指導等開展口語訓練,多元化的口語訓練途徑、零散的教學時間,積少成多,對鍛煉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活動。當前,在教育改革浪潮的引領下,小學也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活動。如演講活動、朗誦活動以及各種文藝活動。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登臺展示機會;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班會時間開展各種活動,如講故事比賽、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