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區育英實驗學校 浙江杭州 311217)
我國現階段開展的小學體育缺乏競技性,追根溯源,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的競技類體育項目相對較少。學生很早就接觸過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項目對于小學生而言并未有新鮮趣味感,再加上體育教學過于強調規范學生的運動技術,因此多數小學生對于傳統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不高[1]。觸式橄欖球運動是一項強調速度、靈敏度及整體配合能力的項目,觸式橄欖球運動減少了英式橄欖球中粗暴的危險因子,保留了其中精彩、刺激的運動因子,是適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的集體性體育項目[2]。
現階段,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形式并不多,將觸式橄欖球運動納入體育教學項目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該體育項目的好奇心,還能夠拓寬小學體育教師的知識面。觸式橄欖球運動極有利于兒童健康發展,該項運動項目既能鍛煉小學生的運動系統,同時還能鍛煉小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3]。集體性對抗項目的開展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讓小學生能夠得到全方面的發展。將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納入小學體育教學項目,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了解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歷史背景、比賽方法及鍛煉價值意義,同時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體育教學能力,才能保證小學生在活動鍛煉期間能夠提升自身的身體素養。觸式橄欖球與英式橄欖球相比較而言,雖然對抗程度及跑動范圍上都有著極大的差異,但都能展現出橄欖球運動的核心價值。將觸橄欖球運動加入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在校園文化氛圍中增加新的文化元素,讓學生對頑強拼搏及團隊協作等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4]。
現階段,大多數小學生對于觸式橄欖球運動的了解認知主要來源于學校,即便是已經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的學校,仍舊存在小學生不喜歡、不了解觸式橄欖球運動的情況。導致該問題出現的關鍵因素在于學校對觸式橄欖球運動宣傳力度不夠,體育教師也未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因此學生在參與觸式橄欖球運動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彷徨感,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5]。
多數學校開展的觸式橄欖球運動都是以班級活動或是課外活動為載體,在體育課上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的次數相對較少,觸式橄欖球運動開展形式簡單,難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利于學生學習、參與該項體育運動。觸式橄欖球運動作為進入我國不久的體育項目,其開展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在校園中形成學習橄欖球運動的氛圍,不利于觸式橄欖球運動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大范圍推廣。
小學開展橄欖球體育活動主要是由體育教師全權負責,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做好自身的體育教學工作,同時還要進行橄欖球知識教學的工作,但由于大多數體育教師并未針對性地學習過橄欖球相關知識,因此體育教師的專業性有待提升,再加上大部分學校并未外聘專業橄欖球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導致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無法有效應對觸式橄欖球運動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問題。
大多數小學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的活動場地為田徑場或是塑膠場地,部分學校會根據橄欖球場地的相關標準在空地上畫出相似的標志線,不同材質的場地對于觸式橄欖球運動訓練效率會造成不同的負面影響,人工草坪及塑膠運動場地的硬度、安全性都難以達到天然草坪標準,同時運動場地的大小規格對于觸式橄欖球運動參與人員及運動訓練質量都會造成影響。
教師的個人態度是影響觸式橄欖球運動有序開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教師并不了解開展觸式橄欖球的體育運動價值,因此部分教師對于開展觸式橄欖球持抵觸態度。教師的工作態度對于自身工作的積極性有著極大的影響,若未能重視橄欖球運動,則教師的體育教學目標就無法實現,最終導致橄欖球運動的開展收效甚微。
小學需加強對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宣傳與引導,在學校內部形成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熱潮,提升學生對于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認知程度。體育教師作為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主要引導人員,需要充分利用學?,F有的教育資源,將橄欖球教育理念注入體育教學之中,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需要最大程度放大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教學優點,激發學生參與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該運動項目,最終學會該運動項目。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不僅需要對小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同時還要開展實踐課程對學生進行鍛煉,讓學生能夠有場所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在小學體育教育中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學習時,體育教師需要對組織活動進行合理的安排及學習,確保觸式橄欖球運動開展的系統性與條理性,如此一來,不僅需要開展校園內部的娛樂活動,同時也要參與具備影響力的觸式橄欖球比賽。此外,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項目時,需要確定相應的活動技術,形成系統化的觸式橄欖球運動學習模式,在小學內部構建濃厚的觸式橄欖球運動學習氛圍,加速觸式橄欖球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推廣。
由于觸式橄欖球在國內引進應用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小學內需要專業性較強的橄欖球教師對學生的參與方式進行指導?,F有的小學體育教師基礎性較強,但專業性不夠,因此需要專業橄欖球教師結合先進的訓練技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此外,小學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小學領導也需要組織培訓活動,對體育教師進行橄欖球培訓,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素養。
小學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時,極為重要的基礎條件就是橄欖球的活動場所,因此學校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對開展觸式橄欖球運動所需的場地進行合理規劃,實現橄欖球場地規劃設計的標準化。如學校內部有大面積空余場地時,可在內部建設天然草坪作為橄欖球場地,同時也可將足球場地改造成為橄欖球場地,充分利用可應用的場地資源,實現橄欖球場地的規范化、標準化。此外,對于場地應用面積存在限制的學校,可集中學生進行校外學習、訓練,借助這種訓練活動手段緩解學校的場地壓力,讓學生在規范的橄欖球運動場地中學習、訓練。
觸式橄欖球項目在部分小學校園內已經得到了實踐,并獲得了大部分師生的認可。若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的個人安全,而不開展觸式橄欖運動,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大的損失。任何體育項目的開展都需要長期實踐,體育教師可對觸式橄欖球運動進行系統化管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充分發揮觸式橄欖球運動本身具備的教學價值。
小學生普遍存在自律性不強、規則意識相對較弱的問題,再加上小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小學生的集體觀念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相對較弱,觸式橄欖球運動作為一項集體配合性質的對抗性體育運動項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學習作風,實現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