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冰
(福建省廈門第十中學 福建 廈門 361000)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高中,必須把對學生創造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而作文的評、改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只有在作文的評、改中為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有利的條件,從而去增強學生的能力與興趣。這也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講到作文評、改,人們往往就會聯想到單純的搞“精批細改”,也就是教師在作文地評改中搞“一言堂”、“一刀切”的做法。這樣,教師辛辛苦苦改得個密密麻麻,學生拿到作文本后隨隨便便,粗粗地瞧瞧評語,輕輕地一翻就擱下了,他們不去追究這里為什么要這么改,那里又為什么不需要改,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老師改完好在何處?這不是批改作文,而是修改作文!這樣的勞動是無效勞動,學生創造性思維也難以得到激發和培養,這樣的做法可以改變了。
現在的學生思想活躍,為調動他們學習寫作的積極性,使他們能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達到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師可以采取“面批”或者書面批改來指出學生作文中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如何改正,同時,引導學生懂得自行修改。具體做法可以如下:
首先,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激發學生修改興趣。教師可以從道理上幫助學生去認識到認真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給學生生動講述名人名家重視修改文章的有趣有益的小故事,以此來說明修改的重要性。如“推”、“敲”的故事,讓學生聽完后有感觸,能自覺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為今后的認真嚴謹的作風打下基礎。
其次,“對號入座”找差距。教師在作文講評時可以針對班上學生所寫的作文中的優缺點進行較全面的評析,特別詳細的評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好讓學生對照自己的作文認真思考,仔細檢查,然后著手進行修改。我要求學生要針對自己的作文中的問題寫“自評”,寫完后再收上來檢查。這種“自評”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從而避免了他們成為作文修改的“旁觀者”。
再次,對照“范文”照鏡子。“范文”可以是班上學生中寫得好的,也可以是網絡上的好文章,讓學生學習和交流。這樣,學生寫作文有的放矢、學有榜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又是產生創造思維的前提。學生通過認真對照“范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便于修改自己的文章,有利于創造思維的激發和培養。這種方式,對于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所起的作用會更大些。
最后,“一對一”進行“互評”。這是學生最喜歡的修改方式,交換評析的目的性也很明確:先是“取長”,讓學生仔細找出對方作文中有哪些優點,哪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再是“補短”,找出對方的作文中有哪些缺點,指出值得修改的地方,提出修改的具體方法。學生們自己寫的評語看起來會更親切生動更有啟發性。當然,這里要注意兩點:一是應把寫作基礎差的學生和寫作基礎好的學生相互搭配,共同區評析他人的文章,促使寫作基礎差的學生的創造思維從中也得到啟發;二是當有的學生看了對方給自己的文章寫的評語后有異議時,教師要先引導雙方共同商討,在適當的時候當“裁判”。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實踐證明,在作文評改中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可以讓封閉式的教師工作勞動的變成開放式的學生學習活動,讓我們的學生從自我約束,自我封閉,應付家長和教師的狀態中解放出來,積極主動開展創造思維。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以我在2019屆任教的高三(2)班來說吧,這個班學生剛升入高二時作文成績排在年段第五位,寫作基礎較差,后來由于我在作文評改中采取了以上所述的嘗試,激發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經過我接任這個班級語文教學工作后的兩年時間的努力,這個班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高三市統考中及格率為百分之百,優秀率達百分之四十二。這與他們平時得益于在作文評改中激發、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有很大關系。
隨著語文的新課改變化,作文教學改革的深化,我們還要不斷創新,更進一步激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