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獲利性單位犯罪案件中“單位獲益”的司法認定

2020-11-25 03:41:39張元金
犯罪研究 2020年4期

陸 鋒 張元金

一、問題的提出

單位犯罪是我國刑法規定的區別于自然人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是人類社會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根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成立單位故意犯罪,需要具備三個要件,即通說的單位名義、單位意志、單位獲益。司法實踐中也通常主張上述三個要件互為整體、缺一不可。〔1〕參見南英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377頁。不過,也有論者主張,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并非單位犯罪的核心特征。參見陳興良主編:《刑法總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575頁。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對單位犯罪的司法認定作出了較為全面的規定,但是在獲利性單位犯罪認定的司法實踐中,相較于單位名義和單位意志,如何正確認定“單位獲益”的規范指引尚不充分。最典型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認定“單位獲益”,這其中既包含著犯罪收益的認識問題,又包含著單位人格否認等實踐判斷問題;二是單位獲益如無法被查清,是否以存疑證據解釋,應以有利于被告人為由,對全案以單位犯罪認定。這其中既包含著何種情況下才能認為是單位獲益無法查清的證據判斷,又包含著如何看待“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則。

毋庸諱言,是否將犯罪認定為單位犯罪不僅影響到單位的刑事責任,更會影響到同一案件中自然人的刑事責任,尤其是對于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定罪量刑標準有差異的案件。即使是定罪量刑標準沒有對單位和自然人做出區分的案件,考慮到單位犯罪責任的分散性等特點,對其中個人的量刑也相對較輕。〔2〕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刑申329號駁回申訴通知書較為清晰的呈現了這一差異,該通知書指出:“經本院認真審查,張某海合同詐騙案與趙某等合同詐騙案不同,前者是以個人犯罪追究的刑事責任,后者是以單位犯罪追究的刑事責任,而單位犯罪采用的是雙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兩個案件量刑存在差異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不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況。因此,你的此節申訴理由不能成立。”所以,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也常常以構成單位犯罪而非自然人犯罪為由為自己尋求更輕的處罰。因此,如何準確認定單位犯罪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在現代漢語中,“獲益”是指獲得、享受好處。從字面解釋,單位獲益是指犯罪單位享受了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為本單位謀取的好處。從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上來看,單位獲取的好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非獲利性單位犯罪中,單位獲益包含損失減少、風險轉嫁、必要支出減少、獲得某種方便條件等其他隱形的物質或非物質收益;另一方面,在獲利性單位犯罪中,單位獲益是指犯罪單位從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行為中獲得的贓物或贓款。〔3〕李桂紅:《單位犯罪中單位行為與單位意志的認定》,載《當代法學》2006年第4期。司法實踐中,非獲利性單位犯罪,因犯罪行為在實行行為終了之時,單位獲益已然固定,后續不會出現收益流轉,因而容易判斷,本文不再就此問題展開討論。我國單位犯罪中規定的大部分是經濟犯罪,經濟犯罪中獲利性單位犯罪較為常見,司法實踐認定也較為復雜,本文將對獲利性單位犯罪“單位獲益”的司法認定進行分析。

二、犯罪收益及其歸屬的司法判斷

“單位獲益”即單位獲取犯罪收益,是實踐中區別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的難點所在。確認何為“犯罪收益”,進而對“犯罪收益歸屬”的判斷,是獲利性單位犯罪“單位獲益”司法認定的基本前提。

(一)犯罪收益的認定

隨著社會經濟的加速發展以及流通手段和經濟利益形態的增加,犯罪收益的邊界日益模糊,成本、利潤、再投資、孳息、復利等混雜難分。因此,不論是在立法上還是在理論上,對于“犯罪收益”也往往使用“違法所得”“非法獲利”“銷售牟利”等多種表述。有鑒于此,筆者主張,司法實踐中判斷犯罪收益,應當是指與犯罪行為直接關聯的直接收益。

1.“直接關聯”

所謂“直接關聯”,是指犯罪行為實行過程中以及終了時,與該犯罪行為有直接關系的經濟利益。此后,該經濟利益發生流轉變動而產生的增減情況,則不在考慮范圍內。其理由是,獲利性犯罪中基本以經濟利益作為犯罪收益的表現形式,在犯罪終了時,該經濟利益的歸屬及其數額,都已固定。由于流通永無止盡,增減隨時發生,如果將判斷的視野拓展到流通領域,必然會發生對犯罪收益進行錯誤判斷,甚至是無法判斷的情況。例如,行為人通過合同詐騙獲取了經濟收益,隨后將該筆收益繼續用于和被騙對象的其他正常經濟往來。在此往來中,被騙對象也獲得了相應收益。如果以流通領域作為研判犯罪收益的對象,則會得出應當將被騙對象在后續正常經濟往來中所獲的收益從行為人的犯罪收益中扣除或犯罪收益無法確定的錯誤結論,顯然有悖于犯罪既遂和罪責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則。

2.“直接收益”

所謂“直接收益”,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指犯罪收益不包括行為人為犯罪獲益所支出的對價成本,即不能將犯罪所支出的成本或相關對價從犯罪收益中抵扣。例如,在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中,行為人為掩蓋犯罪事實而平賬,抬高了一些真實發生的業務往來的應稅金額,從而“多繳”了一部分稅款。在認定犯罪收益時,該部分“多繳”的稅款不宜扣除,因為一旦扣除,則混淆了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的界限,也混淆了犯罪行為實行終了時的既遂和被查獲時行為人的收益狀態之間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也認為,犯罪行為既遂后在流通領域變現違法所得而支出的相應成本不應扣除。〔4〕參見南英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262頁。對于實踐中經常出現的犯罪收益流經兩個不同行為的情形,更應嚴格予以區分。例如,在走私普通貨物犯罪既遂后,行為人為出售走私貨物而繳納增值稅,此種情形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發布的《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中規定:“走私犯罪嫌疑人為出售走私貨物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繳納增值稅,是其走私行為既遂后在流通領域獲違法所得的一種手段,屬于非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走私犯罪嫌疑人因出售走私貨物而實際繳納走私貨物增值稅的,在核定走私貨物偷逃應繳稅額時,不應當將其已繳納的增值稅額從其走私偷逃應繳稅額中扣除。”

第二個層次是指犯罪收益不以犯罪行為實際產生的經濟效益為判斷標準,通俗地說,不能以行為人獲得的“純利”來判斷。比較典型的情況發生在以貿易或銷售為犯罪行為載體的案件中。有觀點認為,針對“銷售牟利”構成的犯罪,如果行為人是賠本、虧損的買賣,則不能認定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就此同樣持否定態度,認為“利”不能僅僅局限于客觀上增值的利益、利潤,還應當包括其他各種利益,故《刑法》第154條等規定中的“銷售牟利”是指行為人主觀上為了牟取非法利益而擅自銷售,實際獲利與否或者獲利多少并不影響其定罪。〔5〕同上注,南英書,第278頁。例如,在何某某等走私普通貨物案〔6〕參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滬刑終79號刑事判決書。中,曾有觀點認為,應當通過走私普通貨物最后銷售的收益情況來判斷單位獲益。此觀點首先混淆了走私犯罪收益和走私貨物變現之間的差異。與走私犯罪行為“直接關聯”的收益性結果是偷逃的稅款,即以既遂為考察節點,在何某某走私犯罪行為實行行為終了時,偷逃稅款的結果已然發生,并不要求該結果在流通領域中變現。其次,該觀點還混淆了“直接收益”,即按此觀點分析,如果該案走私貨物中的冷凍水產品發生變質或由于市場變化而虧損,則本案就沒有犯罪收益,這在我國現行刑法上顯然不能成立。

(二)犯罪收益的歸屬的認定

在界定犯罪收益之后,應當將判斷進一步延伸至犯罪收益最終是否歸屬于單位的問題,這是實踐中判斷單位獲益更為重要,也更為復雜的問題。我國實行銀行賬戶實名制,原則上賬戶名義人即是賬戶資金權利人,但是否就能以資金流經的賬戶名義徑直判斷犯罪收益的歸屬?筆者認為這顯然是草率的。實踐中,應當充分注意的是,由于民營企業,特別是家族企業和一人公司因為經營管理上的理念、習慣或出于經營便利等考慮,單位名義賬戶和個人名義賬戶的使用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大體來說包括四種情形:單位名義賬戶純粹用于單位支出、個人名義賬戶純粹用于單位支出、單位名義賬戶用于單位和個人混同支出、個人名義賬戶用于單位和個人混同支出。因此,不能僅看賬戶的名義,而應當著重于分析該賬戶的實際支配和使用情況,通過綜合否定單位人格的基本原則,準確判斷犯罪收益的歸屬。

毫無疑問,在單位名義賬戶用于單位支出時,如果犯罪收益流入該賬戶,則當然屬于單位獲益。在個人名義賬戶純粹用于單位支出的情形,則存在一定爭議。一種意見認為,該情形系個人財產和單位財產的混同,應當適用法人人格否認,不能認定為單位獲益;另一種意見認為,從實質判斷的角度來說,該賬戶雖然名義上屬于個人,但實際在單位的掌控之中,又完全用于單位的支出,屬于實質上的單位賬戶,應當認為屬于單位獲益。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刑事案件中對于單位犯罪的要件判斷屬于實質性判斷,如果個人賬戶完全處于單位掌握下,又純粹用于單位支出的,實質上并未發生股東或其他個人與單位之間的正常往來,仍然保證了單位財產的獨立性和正常經營秩序,因此,從該賬戶流入的犯罪收益應當認定為單位獲益。

就前述兩種混同的情形,實踐中較少分歧,一般適用單位人格否認處理。在民事審判實踐中,針對個人賬戶和單位賬戶混同的情形,通常適用《公司法》第63條規定判決否定公司人格。最高人民法院在周敏合同詐騙案的相關意見中明確指出,“有無獨立人格是單位行為能否被作為單位犯罪處理的決定因素。如果單位實質上沒有獨立人格,則即使具備了單位犯罪的形式特征,也不能構成單位犯罪……如果公司財產不能持續地獨立于股東財產,二者之間發生混同,公司就將喪失獨立人格,公司財產成為股東的個人財產,以公司名義進行的犯罪行為也只能是股東的個人行為,而不是單位犯罪”。〔7〕參見張果、苗有水:《周敏合同詐騙案——如何理解和把握一人公司單位犯罪主體的認定》,載《刑事審判參考》2011年第5期。然而,仍然有觀點認為此種情形屬于單位犯罪,如前述的何某某走私普通貨物案。該案中,用于支付走私貨物貨款的賬戶系何某某下屬黃某某的個人賬戶,該賬戶不僅用于支付走私貨物的貨款,更是用于黃某某的個人消費,甚至用于黃某某和其朋友的個人理財。筆者認為,此觀點顯然有悖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意見精神,也有悖于我國《公司法》等法律的立法精神。

根據《公司法》《會計法》《稅收征收管理法》《企業會計基本準則》等規范性文件的相關規定,公司應當使用單位賬戶對外開展經營行為,公司賬戶與管理人員、股東賬戶之間不得進行非法的資金往來,以保證公司財產的獨立性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換言之,單位或公司之所以成為法人,是因為其財產上的獨立屬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周敏合同詐騙案的意見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公司的財產獨立性的證明責任應當由股東自己來承擔,如果其無法承當證明責任的,原則上就應當否定公司的獨立人格”,〔8〕同上注。雖然該案限定在一人公司的范圍內,但將部分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人也實屬罕見,也可見最高人民法院對于財產混同秉持了相當高的不利于被告人的認定標準,這也是基于實踐中存在相當數量的假借單位外衣降低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情況。

三、能夠查明犯罪收益歸屬情形下“單位獲益”的認定

在司法實踐中,大多數情況是能夠查明犯罪收益的歸屬。不過,不同的犯罪收益流轉形式,對于“單位獲益”的司法認定有一定影響。

(一)犯罪收益通過銀行轉賬形式流轉

司法實踐中多數獲利性經濟犯罪的收益均是通過銀行轉賬的形式進行流轉,在此形式之下,需對犯罪收益的具體流向進行分析,以此判斷該收益是否屬于單位獲益。

1.犯罪收益流向單位賬戶

如果犯罪收益流向單位賬戶,不能直接認定犯罪單位對該單位賬戶具有實際支配權,如何判斷賬戶的最終支配權所屬方需要根據后續賬戶的支出情況是否為“單位利益下的支出”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屬于“單位利益下的支出”,則應判斷為單位獲益,反之則不然。具體而言,判斷“單位利益下的支出”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包括支出決定是否是單位決策、單位賬戶賬目是否反映出此支出的正當性。如果犯罪收益流向單位賬戶后的支出是符合單位決策程序、單位財務賬目能夠反映支出的正當性,即可以認為該犯罪收益是由單位獲取后用于單位經營,從而認定該犯罪收益屬于單位實際享有并支配,構成“單位獲益”。例如,在多人公司中,如果單位股東要求支出單位賬戶收益,且該支出是能夠在單位賬戶賬目反映出為正常的經營性支出(如股東分紅),則可以認定此支出屬于單位意志下符合單位利益的支出,即此犯罪收益應認定為“單位獲益”。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一人公司的判斷問題。雖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由于股東享有絕對控制權,賬戶支出的決策權在公司股東一人手中,因而極易出現公司股東濫用股東地位,擅自決策的情形,但如果該控制人遵循公司財務制度進行的支出符合單位利益,則不能當然地認為屬于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混同的情況;反之,如果該公司本身并無健全的財務制度,股東以各種單位利益的名義支取相關收益或者轉移收益,就不符合單位的經濟利益,可以認為存在混同的情形。除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外,實踐中存在形式上是多個股東,而實際僅由一個人控制的情形,筆者認為,從實質審查的角度判斷,也可以參考上述情況。

除上述正常經營性支出外,如果犯罪收益流轉至單位賬戶后,未按照上述條件又被流轉至與案件相關的自然人賬戶中,此時則需要判斷犯罪收益流轉至單位賬戶的行為是否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具體判斷如下:

一方面,如果有證據證明公司股東在犯罪行為決策時就已經具有個人非法占有犯罪收益的目的,則應當認定犯罪收益流轉至單位賬戶的行為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因為此時缺乏單位謀利意圖,不具有單位意志,屬于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因此,如果出于個人非法占有犯罪收益的目的,即使犯罪行為完成后其犯罪收益沒有由犯罪行為人個人據為己有,而是歸屬于單位,但也并不能使整個犯罪活動的性質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此種情形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但可以把犯罪收益歸屬于單位作為行為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量刑情節。

另一方面,如果查明公司股東在犯罪收益流轉至單位賬戶之前并不具有個人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犯罪所得流轉至單位賬戶之后臨時起意的,則需要以單位犯罪和個人職權侵占類犯罪對上述行為進行評價。〔9〕參見南英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399頁。對此,學術領域也持肯定立場,陳興良教授等人認為,在認定構成單位犯罪的前提下,私自截取部分違法所得的單位成員另外構成職務侵占罪,因為我國刑法立論的通說,對于非法所得的財產能否成為包括職務侵占罪在內的財產犯罪對象的問題,是持肯定的立場。〔10〕陳興良主編:《刑法總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575頁。上述觀點在司法實踐也有所體現,如在朱某某、鄭某某等職務侵占案中,一審法院認為行為人在犯罪實行時已經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故認定行為人為自然人犯罪。但二審法院根據全案證據,認定不能根據全案證據認定行為人在犯罪實行時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認定行為人構成職務侵占罪。〔11〕參見四川省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川14刑終30號判決書。

2.犯罪收益流向個人賬戶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收益直接流向個人賬戶,也不能直接認定單位賬戶和個人賬戶出現混同,而判定單位和個人承擔連帶責任,對此種情形要進行實質審查。首先需要綜合判斷該個人賬戶的實際支配權是否屬于單位所有,如該個人賬戶實際受單位控制支配,或者該個人賬戶是單位賬戶的中間賬戶,而后又流轉至單位賬戶,則應該將該個人賬戶視為單位賬戶進行把握,反之則屬于純粹的個人賬戶。在實質符合單位賬戶特征的情況下,如該個人賬戶的實際支出屬于前述“單位利益下的支出”(例如支付員工工資、單位房租等),則該犯罪收益屬于單位獲益,仍然構成單位犯罪;反之,如該個人賬戶的實際支出不屬于“單位利益下的支出”,則構成刑法意義上的單位賬戶和個人賬戶的財產混同。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流向單位賬戶還是個人賬戶,并不存在一個定量標準判斷財產混同的情形,而是在考慮混同財產占比的同時,通過數量、頻次、影響、后果和持續時間等各項因素進行的綜合判斷。

(二)犯罪收益通過現金形式流轉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銀行交易的可溯性,為躲避偵查和追責,很多行為人將全部或部分的犯罪收益通過現金形式進行流轉,從而給認定犯罪收益歸屬造成困難。筆者認為,如果現有證據可以明確現金的流向與用途,則可以參照上述銀行轉賬形式進行單位獲益的認定;如果現金流轉情況不明,也不能徑直認為犯罪收益的歸屬無法查明。

犯罪收益的歸屬不能等同于犯罪收益的流通和變現,所以實踐中現金流轉無法查明,不等于犯罪收益的歸屬無法查明。例如,在嚴某某等人走私普通貨物案中〔12〕參見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3刑初99號判決書。,孔某某作為其所在單位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現金的形式收取犯罪收益。辯護人在辯護意見中提出孔某某收受現金后,又以銀行轉賬等形式“反哺”單位經營,實際構成單位獲益,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但是,在本案中,一方面可以查明孔某某收取的犯罪收益主要用于買房、購車等個人消費;另一方面所謂“用于單位經營”既無法得到證據的印證,也無任何可查性線索,故雖然該部分現金的流轉情況并不明確,但該案仍被綜合認定為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混同,構成自然人犯罪。

筆者認為,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行為人能夠提供可查性線索,司法機關則應當根據該線索,結合“一般常識常理”“證據印證關系”兩個基本指標進行審查,〔13〕參見陸鋒:《司法實踐視野下的排除合理懷疑》,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140頁。而不能隨意擴張犯罪收益的認定邊界,導致犯罪收益歸屬的模糊,從而人為制造虛假的合理懷疑。如果發生確實無法核查清楚單位獲益的情況,則需要根據單位犯罪構成的基本原則、訴權和審判權的相互制約以及“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則進行綜合分析。

四、無法查明犯罪收益歸屬情形下“單位獲益”的認定

筆者之所以認為無法查明“單位獲益”屬于極端情況,是因為實踐中大多發生的是犯罪收益的流轉無法被查明,而并非是犯罪收益的歸屬無法被查明。司法實踐中,對于獲利性單位犯罪,不論犯罪收益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在犯罪行為實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資金的流轉和往來,這已經能夠給證明犯罪收益的歸屬留出足夠的取證空間。一般來說,對于單位獲益的合理懷疑來自被告方提供的可查性線索,〔14〕同上注。如果現有證據可以充分證明被告人占有犯罪收益,被告人只是單純提出是屬于“單位利益下的支出”,而又無法提供可查性線索的,則不能撼動已然成型的證據鎖鏈,也就不能認定為“單位獲益無法查明”。

但是不能排除在極端情況下單位獲益確實無法查明的情況,假設在上述嚴某某走私普通貨物案中,如果孔某某在占有現金收益后,并未直接將所得用于個人消費,此時孔某某又提出了明確的可查性線索,如單位中某筆明確的經營款項就是來自犯罪收益。而偵查機關在窮盡偵查手段后,仍然無法排除該可查性線索成為有利于孔某某的證據的可能性時,就屬于犯罪的收益歸屬無法被查明的情況。對于此種情形,有觀點認為,一般都是按照“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認定為單位犯罪。〔15〕徐德高、陳學武、李平:《走私犯罪案件法律適用問題思考》,載《人民檢察》2006年第22期。例如,王某某等人走私普通貨物、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裁判理由指出“沒有證據證實違法所得被實施犯罪的個人占有或者私分的,應當根據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認定為單位走私犯罪”,對此,陳興良教授等人認為單位獲益不是單位犯罪的核心特征。〔16〕陳興良主編:《刑法總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576頁。

隨著司法實踐中判例的豐富,特別是關于單位犯罪理論的日漸豐滿,這一觀點在理論和實務界開始發生改變。一方面,單位名義、單位意志和單位獲益三要件的表述日漸清晰,另一方面,“兩高”都強調了認定單位犯罪三要件缺一不可,對于凡是單位犯罪無法查清就一概以單位犯罪認定的做法,立法層面也作出了具有一定制約性的規定,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83條規定,“對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只作為自然人犯罪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建議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單位補充起訴。人民檢察院仍以自然人犯罪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按照單位犯罪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并援引刑法分則關于追究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條款”。

筆者認為,之所以發生以上變化,關鍵在于對犯罪認定的嚴肅性和對構成要件把握的嚴格性。對于此犯罪形態是否是一種法定情節,實務界和理論界有不同的認識,但不論是否屬于法定情節,認定屬于單位犯罪是以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為必然結果的。在刑事犯罪中,單位和自然人一樣,屬于被追責的平等主體,不存在將無法查明的個人事實轉嫁到單位身上的正當性。換個角度說,單位既然屬于被追責的主體,那么在認定單位犯罪時,就應當和追究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責任一樣,秉持同樣嚴格的要件主義和證明標準。如果單位獲益的構成要件無法查明,仍然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則同樣違反了“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基本原則,等于是錯誤追究了不應追究的犯罪主體。因為,此時追究單位刑事責任的事實是不清楚的,證據也是不充分的。

因此,如果單位獲益確實無法查明,該疑點利益首先應該歸于單位,即單位不構成犯罪。而此時對于涉案的自然人應該如何定罪量刑,在實踐中則存在不同意見。有意見認為,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83條的規定,可以直接以刑法分則中關于追究單位犯罪的規定直接判處。筆者不同意這一觀點,理由如下:

其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83條適用的基礎是“對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案件”,根據三要件齊備的基本判斷標準,如果有要件沒有查清或者無法查清,那么就不屬于“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案件,直接適用顯然是忽視了該規定的前置基礎條件。

其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規定首先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單位,這也是審判權和訴權應相互制約,進一步查明案件事實的應有步驟,不能跳過此步驟直接判處。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83條沒有明確在二審階段出現上述情況下,人民法院是否仍需要補充通知起訴,但不難判斷,如果二審法院認為單位犯罪的某個要件沒有查清,那么應當屬于一審判決的事實不清,而在二審階段又無法查清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36條應當發回重審,而不能違法改判,這也是程序正義的應有之義。

但是,筆者同時認為,如果包括單位獲益在內的某個單位犯罪的要件無法查明,案件存在事實和證據疑點時,并不意味著涉案的被告人不能享有該疑點利益。因為疑點是全案的疑點,只是對該疑點利益的分配應當在法定的證據原則和證明標準之下來進行。但此時被告人享有的疑點利益不是以全案構成單位犯罪為前提,而是在不能排除單位犯罪可能性的前提下,更進一步來說,也不能排除被告人不構成刑事犯罪或承擔更輕刑事責任的合理懷疑。換言之,在以收益數額為結果要件的財產性犯罪中,因收益的歸屬不明,導致被告人可以不負刑事責任或者負較輕的刑事責任,是由其本人犯罪構成中的證據不足所致,而與單位犯罪是否成立無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性视频|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99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99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 jizz在线免费播放|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国产高清不卡|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主播喷水|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色AV色 综合网站| 国产第一色|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婷婷色婷婷|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玖玖精品在线|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一级毛片网|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永久色| 亚洲啪啪网|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一二区|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毛片|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四虎综合网|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欧洲av毛片|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国产欧美网站| 999国产精品| 午夜a级毛片| 国产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