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永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城第四中學
當前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美術所受重視度可謂是不斷提升,做好美術教學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而且初中生還具有較強的延展性,初中美術教學中,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察方式,對于學生審美能力以及美學修養的提升有著重要幫助。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理解和認知對相關問題展開詳細分析。
作為視覺設計的一種,美術在實際生活中可謂是無處不在,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教師也應當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們感受一下實際生活中有哪些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美是如何呈現的,通過培育學生發現美的眼睛,提升學生的觀察與感知美的能力。引導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美時,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因為實際上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所呈現出的美感有著較大的差異,如果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美時,不能靈活的對教學思維以及模式予以創新,那么學生可能很難真正感知到生活中美的所在,這樣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將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說,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積極大膽的創新。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美術在初中教學中所受到的關注度一直不是很高,因為美術不納入文化課考試內容,能夠以美術特長生身份進入重點高中以及大學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因此相對來說,學校更加關注的是文化課教學,在文化課教學方面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和時間,這也使得美術教學的氛圍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學生觀察能力培養止步不前。為了更好的解決該問題,優化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質量效果,教師就應當想辦法營造良好的觀察氛圍。具體營造過程中,首先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學生學習取得進步和成績時,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知到教師對于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高度關注。其次,教師還應當靈活的利用各類美術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的進行探究和分析,實際生活中的美術資源可謂是無處不在,不同類型美術資源所展現出來的美有著較大的差異,教師在營造良好觀察氛圍時,就應當抓住其特點有針對性的引導。最后,教師還應當想辦法提高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立足教材,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美術學習資料,讓學生在不同類型材料之中感知美術的魅力與價值。
實際生活中優美的風景可謂是無處不在,比如說,落日、紅花、綠草等等,只是因為這些事物在實際生活中過于常見,學生習以為常,因此無法準確的感知這些風景中所蘊含的美。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生活中的美術作品,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以實際生活中學生常見的事物作為切入點。比如說,在講解服飾文化所蘊含的美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觀察一下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穿著的服飾有何特點,這些服飾展現了哪些美感。同時,讓學生們分析,近些年來在青年群體中流行的漢服、jk制服等,在美的表達上面究竟有何特點,為何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等,通過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如果所應用的方法不正確,那么可能很難達到預期的培養效果。所以說,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還應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比如說,雕塑作品中有浮雕、根雕等等不同的表現形式,雕刻的素材以及原料等也存在有明顯的差異,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雕塑作品時,就應當從構圖、雕刻手法以及雕刻原材料等多方面著手,讓學生感受雕刻藝術之美。同時,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教師還應當讓學生掌握不同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細節的良好習慣。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可以有效的延伸美術教學的廣度與寬度,對于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有著重要幫助。當然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教師也要做好因材施教,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知識儲備情況,科學引導,讓學生感知到觀察能力的重要性,自主參與相應的培養活動之中,發揮培養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