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忠恒
(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鎮太陽小學 廣西 都安 530706)
課外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一定要樂于通過課外閱讀學習如何去表達自己,能夠增強課外閱讀的自信心,明白通過課外閱讀去提升知識積累。對于農村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來說,一些課外閱讀限制了學生們思想的進步,在學生眼里看來,教學中布置的一定字數的課外閱讀,使得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深深的抵觸感。學生要留心周圍的事物,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要有所側重,善于表達,提高農村學生們對課外閱讀課的興趣。怎樣才能指導農村學生們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鍛煉,正是目前所面臨的棘手的問題。
首先是在農村,大部分學生因為接觸到的新鮮事物的機會有限,使得學生們在進行作文表達時,沒有靈性,不知道寫什么,這就是由于缺乏課外閱讀,知識和創作技能得不到提升。學生們寫出來的東西生硬,感情表達也比較生硬,文筆又偏向生澀,導致整篇通讀下來,讓人難以理解。
另外,農村課外閱讀教師培訓不到位,許多農村教育條件不夠現代化,師資力量得不到足夠的補充[1]。比如,因為放開的二胎政策,小學生階段的孩子們變多了,但是年輕老師隊伍卻沒有得到太大的補充,小學漸漸擴招,使得農村教師難以兼顧這么多的學生,而且許多上了年紀的老鄉村教師難以傳遞新鮮觀念給孩子們,這就大大限制了在創新這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外閱讀偏向于最基本的幾本書,沒有機會接觸比較前沿的書籍,學生眼界得不到拓寬,對創新性思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限制。
2.1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要逐漸培養學生學會觀察、聯系生活,鍛煉其從實際生活中取得生活的興趣,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間斷地組織活動,讓學生們積極性主動去參與進來,讓學生們能夠在活動中感知生活,就像組織讀書活動,可以讓大家進行素材的記錄,讓大家真正感知書籍的魅力,對于農村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就應更加注重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這樣使孩子們能夠有一個和外面世界的聯系,能夠激發其創新的思維。而作為教師要引導農村學生走出去,學會了解社會,感知外界的文化魅力[2]。
2.2 學校要配備相應的圖書館資源。當代的農村小學已經和上世紀大不相同,都有圖書配置,有的是上級教育部門配置,也有的是社會慈善機構捐贈。但在圖書配置中,還存在不足,很多圖書都是具有功利性的,關于學習成績提高的占多數,也有一些不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像歷史小說,小學生的歷史知識有限,分不清朝代;還有很多是中外名著,有些外國名著并不適合小學生。
小學圖書館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能力,配備通俗易懂的讀物,像《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等,以及根據中國名著改寫的故事,如《聊齋》系列,《山海經》系列、《西游記》系列,以及《上下五千年》。
2.3 培養學生合理運用閱讀技巧。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多思考緣由會使其對自己感受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消化,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可以提倡孩子們多去寫一些讀后感悟,爭取堅持下來,這樣能夠積累更多的學習素材[3]。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閱讀,不斷接收新概念和技巧,并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教師還要記得提醒學生進行摘錄,記錄感受,并能夠進行背誦。對于小學生來說,遣詞造句的能力是基礎。語言是學生們進行閱讀的基本,運用好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能夠使得語文能力格局提升好幾個檔次,在這個過程中,做好課外拓展閱讀便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組織孩子們進行大量閱讀中外優秀作品集,可以通過讀后感的方式進行最終匯總,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積累優秀的語言修飾方法。比如,要適當給孩子們一個寬松的空間,讓其接受新理念的指導,通過種種教學方法讓孩子們樂于課外閱讀,樂于表達,讓課外閱讀成為孩子們去體驗生活,融入生活的重要橋梁。
綜上所述,在小學這個奠基的學習階段,將教育放到足夠重視的地位,并且將其中課外閱讀模塊給予高度的關注,這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樣也是對于孩子們接受教育能夠做到的最好的努力,關于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教學教育,希望提出的幾點思考意見能夠對教學方面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城鄉教育能夠快速發展,還能給農村學生們對課外閱讀課的興趣,使學生們各方面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樣課外閱讀教學才能給予學生很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