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鈴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西坪鎮南壩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當下互聯網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采用網絡溝通,更多人使用網絡視頻、網絡通話,利用網絡打字,漢字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一個重要的信息途徑,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不了解或者想了解的信息知識。因此要想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在這種閱讀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思維,久之可培養學生清晰的思路,可以有效提升考試測試的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通過閱讀而形成的良好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取有效的答題信息,并提高了答題速度。結合上文的敘述,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閱讀能力教學,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獲取有利知識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因此,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2.1 課程安排方面的因素。在課程安排上是以知識點的識記為主要的方面,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由于目前的狀態是成績為主,因此,作為輔助學習的閱讀能力就會被忽視。很多學校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硬件設備的配置,如圖書館、閱覽室等配備不齊全,這樣就會阻礙了學生的個人發展。
2.2 教師方面的因素。由于受到教師本人的主觀因素和實際教學過程的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教師自身的學習經歷、平時教學經驗的積累,學歷層次、人格魅力、個性特征等個人因素的差異,對提高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教師為了追求學習成績,課堂上理論知識講得多,練習多,留給學生自主閱讀時間少,久而久之,形成重講授、重練習,輕閱讀的現象。
2.3 學生自身的因素。學生閱讀的能力培養除了教師的因素外,學生本人也是不可忽缺的因素,學生自身的語文基礎,學習習慣,平時的交際能力,課堂的互動氛圍等都影響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另外小學生獨立學習自律性較差,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監督和提醒,倘若只是放任學生自己去閱讀,學生會堅持不久就放棄。加上課后作業較多,大部分的時間被復習、作業、預習所占用。
3.1 仿寫練習,拓展延伸。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應從小學生的寫作練習抓起。作為語文教師,在綜合班級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結合所教學的語文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的篇幅或片斷,讓學生模仿語境、內容風格,結合平時生活的感悟進行仿寫,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比如,在教學《走遍天下書為侶》一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的模仿練習寫作:請你認真閱讀課文內容,模仿作者的寫作風格,以《走遍天下____為侶》為題,寫一篇300-400字左右的作文。以下列文字作為開頭:如果你獨自去西藏旅行,如果你隨身帶一樣你喜歡的東西,你會的選擇是什么?一幅較全面的地圖,一本有趣的故事書,一個精致的照相機,還是一臺手提電腦……當你正在難以作出選擇時。如果你問到我,我會直言不諱地回答:“我的選擇是……。”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提示來激勵學生展開想象,通過這樣的仿寫練習,讓學生逐漸學會了文本的表達方法,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有閱讀中感情真諦,在仿寫中感悟了文本意境,真正做到了變“學”為“用”。
3.2 聯系生活,發展德育,拓展延伸。《慈母情深》一文主要記敘了母親對教育的重視,她沒有把同事的忠告放在心上,即使家境清貧,她仍然想方設法花錢給我購買故事書,歌頌了偉大的母愛,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學生對母親的事知道得很多,對母親感情最深,說起母親都會有很多很多的話語。我在進行拓展延伸的教學時,采取了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
(1)教師總結: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后,你肯定也想到了你的母親,她也為你做了很多很多的事,你也對母親有了熱愛和感激之情,請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2)延伸課外:聯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母愛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父母為自己做的事情歷歷在目,被父母的恩情真切感動了。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了,達到了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教學目標。把練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為讀寫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所以教師要根據教材和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讀寫能力。
3.3 續編故事,拓展延伸。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所學課文的理解和熟練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性的教學模式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式。當教學完一篇課文后,教師通過故事繼編來啟發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續編。例如,在教學完《半截蠟燭》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發揮想象:正當小女兒杰奎琳點上蠟燭正準備上樓睡覺時,蠟燭忽然被從窗外吹來的風所熄滅了,杰奎琳接下來會怎么做呢?請你發揮想象,續寫一下后來的故事情節。通過故事的續寫,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積累了語言,進一步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的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探析作者的寫作意境,同時還應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我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長期持續下去,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才是我們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