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國
(山東省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學 山東 濱州 256623)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學習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初中語文新課標”是初中語文的核心所在,體現了現代語文教學的教學要求與教學目的。其次,語文新課標是源于時代背景,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繁榮,我國語文新課標也在做出一定的改變。這些改變給初中語文教學指明了新的教學方向,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開展語文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途徑就成為了值得研究的一項課題。
俗話說到“對癥下藥”,只有首先明確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以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加以解決。結合教學經驗,本文認為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1.1 教學方法單一而落后。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曾指出,較之于西方學生,我國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很薄弱的。其實,這與我國一貫的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方式——直接相關。在以往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的社會背景下,社會上極度缺乏人才,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快速培養各類人才,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過硬的學生,而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要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教師落后而單一的教學方式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
1.2 課堂氣氛乏味而單調。在我國不斷深入推進課改的大背景下,語文變得尤為重要,然而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桎梏下,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對與考試有關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而對新課標要求的傳統文化、課外知識等沒有加以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以在語文寫作中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語文寫作,有些老師教學觀念本就比較保守,他們不認可學生寫出有獨特觀念的或是比較新奇的話題。而實際上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想要追求獨特、創新的階段,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有想要嘗試的欲望。教師們的這種教學觀念,無疑抹殺了語文本該有的趣味性,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沉重乏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也絕非易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內完成。結合教學經驗,本文認為,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2.1 不斷學習,提升自我。教師是課堂的掌舵者,教師的素養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因此,要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就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將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觀北京師范大學時,曾經提出“四有教師”,指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素質:教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總結起來為兩方面: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為此,教師首先要利用課外時間,借助信息技術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沒有充足的知識,又如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呢?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過硬的職業素養,將學生放在心上,不以成績好壞來評判學生,關愛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揮的平臺。
2.2 加強互動,促進溝通。初中生正處于愛玩的年紀,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老師照本宣科的講講義無異于是在聽天書,很容易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因此,老師要一改過往的舊方式,竭力去將課本內容具現化、簡單化。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主交流,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不同的想法在互相交流中誕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每個學生既扮演著“學生”的角色,又承擔著“老師”的責任。例如,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大家覺得唐雎真的會赴死嗎?、他說這句話的目的何在”等,然后讓學生們去相互交流。學生在邊玩邊學中將復雜而空洞的理論知識牢記于心,從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移成老師與學生互動學習、共同進步的新課堂,而學生也可以完成從被動學習、厭煩學習到樂于學習、主動學習的進步。
總之,新時代新面貌,作為教育事業的掌舵者,一線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革新老舊的教學方式,貫徹執行新課標理念,不斷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措施能夠在實踐中得到運用,為我國的教育事業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