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梅
(安徽省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 安徽 宣城 242200)
以就業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為教學目的是大多數教師的教育理念,在社會不斷發現的今天,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為各行各業輸入創新性人才成為了各高校的主要教學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過于強調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很容易缺失對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這種現實狀況極易造成學校精心培養出來的人才出現德不配位的情況,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從而出現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在各大中職學校中,稅收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流于表面形式,教師注重重難點知識點的講解對于思政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往往選擇一帶而過的形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思政教育工作與實際的教學相結合,更多時候只是將職業道德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進行獨立講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重視理論教學卻忽略了實際性的教學工作。教師建立的考評機制并不完善,稅收思政教育往往以理論的形式進行教學,最后以成績的形式展現出來,而這種方式無法對學生的道德水平進行準確的評判,使稅收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一種形式。
2.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在中職院校,教師更注重的是教學水平的提升,對稅收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的教學一般會比較漠視,在稅收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應從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開始,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俗話說“言傳身教”,教師的德與行是學生最好的榜樣。因此在稅收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應從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始,明確思政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使之貫穿在整個稅收教學的實際工作當中。在一定程度上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具備滲透思政教育的意識,最終達到使思政教育貫穿整個課堂教育的目的。教師應有意識的對自身進行思政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個人綜合素養,以保證在稅收教學中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
2.2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樹立正確三觀思想。在開展稅收教育工作時經常會面臨一些問題,教師單純的理論式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被動式的進行學習,無法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理解和吸收。因此中職稅收教學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基礎上,將思政教育貫穿在整個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在與學生進行日常交流時,將思政教育慢慢滲透進去,以此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的思維習慣和三觀意識。在教育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將教材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導入,利用翻轉課堂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組織各種各樣具有現實意義的教學活動,比如“辯論賽”“小組賽”等等,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思政教育的建設之中,以此來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
2.3 融入案例模擬演練,加強現實警示教育。在稅收教育的課堂之中,會有很多實際性的場景出現,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實際性的場景進行實際性演練,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職場中是專業技能知識重要還是職業道德重要”,使學生通過實際的違背稅收職業道德的案例進行分析,通過不斷的接觸和了解,在情景演練中將將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使學生了解在真正的社會環境中觸犯稅收職業道德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借此機會進行思政教育。通過融入案例進行模擬演練的方式明確了稅收職業道德的內容分及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對此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識明確職業道德底線,以此來達到在中職稅收教學過程融入思政教學的目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入警示教育的環節,通過一些真實的案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進行約束,樹立學生的道德及法律意識。
總而言之,將思政教育滲透到中職學生的稅收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通過融入案例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警示教育,以此來將思政教育貫穿到整個稅收教育的過程中去。教師應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保障中職生在稅收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