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玉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厚福中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思維發展與提升,初中教師在課堂上要落實核心素養,在寫作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表達情感和思想,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語文寫作教學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還要讓學生通過優秀作品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拓寬眼界,學會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
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壓力下,縮小了活動范圍,大部分是“學習——家庭”這兩點一線,由此寫作素材略顯匱乏,初中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現在是教育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強大信息量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可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因此作文教學網絡化對初中寫作教學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初中教師可以在作文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影視作品來給學生帶來寫作的靈感,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允許他們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觀所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只要老師引導好,一定可以填補學生的知識空白,充實他們的寫作思想。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個口號我們都知道,可是生活中大家都做到了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通過播放與環境有關的圖片、視頻、影片、綜藝等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大家寫一篇主題為愛護環境的作文。學校教育中一直呼吁全體師生保護環境,從點滴小事做起,互相監督,共同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可是社會上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浪費水資源、破壞植被、隨意捕殺野生動物等等與環境做斗爭的現象比比皆是,通過網絡上的素材,可以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好現象要多多學習,對環境有害的行為要盡量避免。通過網絡教學,給學生提供情感切入點和隨時記錄感受的平臺,升華學生的思想感情。
知識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寫作水平更是如此,為了讓學生實現自我提升,豐富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寫作課堂應該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要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提高描寫方面的能力,還要養成隨時隨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記錄生活的習慣,同時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判斷事物,形成正確的行為。
例如,讓學生以“節日”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是春節、端午節、也可以是國慶節、勞動節及其他節日,可以描述節日的場面,寫一下人們在節日里的心情。拿春節為例,讓學生回想自己家過春節前后的準備工作,一些和家里親朋好友過節的有趣的場面,和同學朋友慶祝春節的快樂瞬間及新年愿望,一些美好祝福和感動的時刻等,鼓勵學生把事實描述清楚,把感情真實表達出來,通過運用自己掌握的修辭手法,圍繞春節抒寫出過節的氣氛和春節的味道。
語文新課程主張學生自主寫作,這也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寫作課堂實現高效的必要手段,可以減少學生的寫作束縛,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創意表達。因此不規定寫作內容,大致劃分選材范圍,讓學生自由選取感興趣的熟悉的題材來練習寫作,可以有效的解放學生被束縛的思想,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寫出色彩紛呈的好文章。
例如讓學生圍繞“情感”展開寫作,情感是態度整體中的一部分,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穩定的體驗,它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對于初二學生來說,最主要是是親情、友情,有的學生有強烈的愛國情等,對于情感種類不做限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擅長的情感描寫,可以通過家庭小事來感恩親情,通過朋友間的互幫互助記錄友情,有能力和想法的同學也可以抒發自己對國家的情感。學生把自己的切身想法表達出來,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可以寫出好文章。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通過網絡化教學讓學生成為語文作文課的主體,通過生活化教學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通過自主化教學讓學生抒發真情實感,教師要做好輔助作用,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完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