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蜀龍學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需要進行智育,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這也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而德育主要是指從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進行的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德育與識字教學融合起來,潛移默化的滲透道德教育,使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漢字文化,并且從其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但是在實際語文識字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定的教學策略。
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要是老師灌輸式的講授所學漢字的偏旁部首,漢字結構等內容,學生也是通過重復的練習來加強對漢字的記憶,這樣忽略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所以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這樣在實際的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會有意識的滲透德育理念,選擇合適的德育切入點,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更好地受到道德教育。
例如,在學習《春夏秋冬》時,需要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并且會書寫8個生字,掌握他們的偏旁部首等內容,我會在識字教學的課堂上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對于大自然春夏秋冬的變化,我們要正確的看待,每個季節都有它自己的景色和特點,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一切,保護其中的環境,這樣使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開展并不是隨意進行的,而是需要老師進行高效的課前準備,將德育與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首先是備教材,老師要認真研讀語文教材,分析其中的德育因素,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德育和智育更好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其次是備學生,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個體上的差異,所以老師要全面了解每位學生,引導他們轉變自己被動的學習方式,在識字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學習《小青蛙》時,需要學生掌握清、晴、眼、睛、保、護、害、事、情、請、讓、病等不同的生字,并且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時我會通過高效的備課,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了解到青蛙是益蟲,對于不同的生物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們的生命,自覺的進行保護,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生命意識,引導他們認識到生命的可貴。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如果只是使用單一式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感到識字學習的枯燥,進而不能很好的滲透德育教育。所以老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首先,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將識字教學的過程更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對漢字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老師可以進行情境教學法,漢字的創作會有一定的背景和故事,老師可以結合這些內容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學生掌握所學漢字的由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學習《田家四季歌》時,我會在教學的開始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四季不同的景色,并且讓學生總結每個季節有什么樣的特點,引導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然后我會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變化,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因素,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教學評價為小學語文識字課堂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如果只是對智育進行評價,就會使得教學只關注最后的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德育內容,所以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首先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這樣才能從多個主體的角度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德育素養;其次是評價內容的全面化,對德育培養的評價包括學生的道德、思想、價值觀等不同的方面,所以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例如,在學習《傳統節日》時,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傳、統、貼、宵”等生字,還要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習俗,能夠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會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德育情況,并給予適時的評價,這樣可以從多個方面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進行德育教學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呈現,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同時,學生也要積極參與教學,認真感悟,體會其中的德育教育,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