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銀蘭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小學 廣東 深圳 5180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更加重視生活化的教學,希望教師能夠將學科教學和生活化的教學進行結合,拉近學生和知識之間的距離。語文學科本身就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應用著語文的知識,為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有意識的通過語文教材和生活的結合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好感,學生也會在生活化的語文中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更加主動的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具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師一定要能夠帶給學生一些比較直觀的教學形式,以此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生活化的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那么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或者是幻燈片來為學生帶來聲、形和色結合的教學體驗。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幻燈片給學生播放一個關于燕子的片段,視頻中展現出春天的花紅柳綠,春天的萬物復蘇,然后再現燕子優雅的身影,結合一些燕子得啼叫,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如詩如夢般的春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讓學生跟著旋律進行哼唱。當教師為學生渲染了這些氣氛后學生便已經沉醉在了畫面中和意境中,再讓學生進行文字的學習往往有效的多,學生也會更愿意走進課文中去體會燕子的世界,讓學生能夠對課文產生無限的想象。通過這種生活情境的結合,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在語文的教材中一些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導致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在學習中會出現一定的變差。另外有一些課文中的內容可能是學生周圍的生活現象,但是學生沒有觀察生活的習慣,也很有可能導致學生不能夠理解。為此教師應該做的就是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去觀察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生活擴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去理解課文的內容。組織學生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加深對于課文的鞏固。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長征》這首詩時,很多的學生對于長征的那一段歷史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大家都生活在新時代,無法感受當時的社會現狀和條件。那么教師就應該提前組織學生閱讀與之相關的一些書籍,能夠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一些老紅軍,通過和老紅軍的交談讓學生認識那一段歷史,理解老紅軍的不畏艱險的一種高貴的品質和精神,這樣不但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新課標中提出了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還有社會等各種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學習,擴展學生學習的空間,提供給學生更多語文活動的機會。所以教師的教學應該要延伸到學生的社會生活中。比如在學習了人教版五年級《鳥的天堂》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導游的活動,讓學生回到家后把課文中的內容通過導游詞的方式介紹給自己的父母,還可以進行視頻的錄制,通過這一活動進行最佳小導游的評選活動。讓學生積極性得到調動。又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的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平時生活中鼓勵學生進行語文素材的積累,為寫作奠定基礎。比如上學路上公交站牌的廣告語,或者是廣告牌上的一些小文章等等。
教師在進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中要能夠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和生活貼近的內容。在教材的練習中都應該努力挖掘學生生活化的元素。這樣學生也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大綱和教學的目標設定一些實踐性練習,比如解說詞或者是導游詞撰寫等等。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學習了一篇課文《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擔任推銷員,能夠以自己家鄉的一種水果為例,進行推銷,可以按照這篇課文的寫作的技巧進行仿寫,把自己的推銷產品的推銷稿寫出來在臺上表演,這時候很多的學生都非常的積極,把家鄉水果也是描寫的非常的形象,學生也在學習中獲得了幸福感。
總之,語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也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意義,從而對語文產生好感,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