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芹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凱歌學校 寧夏 中衛 755000)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學科,語文中蘊含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品質的內容,在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中發揮著積極地作用。為此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元素,通過巧妙地設計和滲透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影響,讓學生能夠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有效的在語文的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那么在立德樹人的想象下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進行滲透呢?下面將展開詳細的闡釋。
1.1 有利于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學生處于小學階段,他們在心智和行為上都表現的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方面可能會被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所誘導,因為進入到小學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開始逐漸的獨立起來,但是在獨立接受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中,容易受到這些方面的誘導。為此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能夠從自己的言行和文字上面對學生進行辨別是非能力的訓練,能夠糾正學生不良的習慣和品性,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通過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夠將文學作品中一些非常優秀的道德品質講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地朝向正確的方向樹立,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1.2 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這其中就包含了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時時處處都伴隨著德育的內容,如果沒有很好的開展德育教育,那么在教育上面也是一種缺失。小學階段是學生智力、能力和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通過語文課堂中德育的滲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2.1 借助多媒體進行德育教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該技術也應用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領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圖片的展示和視頻播放,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師單純的進行口頭表述的單一性,讓教學變得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熟練度,有效的促進多媒體對于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時,第五單元的習作練習中給出了一篇關于《鯨》的范文,雖然這是一篇為寫作教學提供的例文,但是就可以被教師拿來作為很好的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愛護動物和保護大自然的德育教育,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了解目前鯨魚的商業捕殺數量在不斷的增加,通過視頻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沖擊,從而激發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從而實現更好效果的德育教育。
2.2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在我們的教材中其實包含了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這些文章中蘊含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和強大的精神力量。通過學習能夠讓學生和作者產生一定的共鳴,從而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的學習時,學生從文中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那么教師就可以對這一思想進行滲透,又比如在學習課文《跨越千年的美麗》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的感知科學家的偉大的人格。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讓學生透過課文課文掌握這些優秀的品質。除以以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進行更好的感悟,將書中人物的經歷和自己的經歷進行結合,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以一個更加理智的頭腦去看待問題。
2.3 在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語文教學也可以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這比教師長時間的說教要有效的多。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時,其中大家會學習到《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文章,這種文章中其實蘊含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這個進行一個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課下就愛國主義的一些新聞報道或者是歷史故事進行搜集,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將搜集到的內容進行整理撰寫相關的演講稿,讓學生進行演講活動,通過自己的演講讓學生能夠有效地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總之,立德樹人已經成為了目前教學的主要目標。而語文教學對于德育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全面的提升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開展,通過教學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