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紅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水東小學 浙江 麗水 323000)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梢娨胱寣懽鞒蔀橐患鞓返氖?,多讀書就是一條重要的途徑。然而在如今的學生中(尤其是剛接觸閱讀的低段學生),有這樣一種現象:絕大部分學生看書,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一本書三五分鐘看完,問書中所寫內容,一無所知。這樣的閱讀著實令人擔憂!因此,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迫在眉睫。只有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尋找課外讀物,主動去了解、研究,從而漸漸培養學生學習的持久性,自覺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提高自學能力。特別是對于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更應該努力地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故事了,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口。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說故事開始,逐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老師可選擇有趣、充滿幻想等符合低段學生心理特點的故事作生動形象的講述,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時,引導他們自己去看看。這個學期我推薦每個孩子必讀的課外書是《小豬唏哩呼?!?,為了激起每個學生的閱讀欲望,在推薦學生看書之前,我先給學生講其中的故事,當我講到小豬唏哩呼嚕在睡夢中被大狼叼走,當它醒來時,發現自己正掛在大狼的嘴巴里,大狼告訴唏哩呼嚕要把它給自己的孩子吞掉,這時,小豬……正當孩子們全神貫注聽得津津有味時,我嘎然而止,告訴學生,小豬用了很巧妙的方法從大狼嘴里逃脫了。學生們迫切想知道唏哩呼嚕是怎樣逃脫的,我就讓學生先猜一猜小豬自救的方法,在一一否定了他們所講的辦法后,我便及時拿出《小豬唏哩呼嚕》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小豬唏哩呼嚕自救的辦法就去借這本書看,里面還有更精彩的小豬歷險故事呢。學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學生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這樣,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學生們紛紛借書,埋頭看書,掀起了課外閱讀的高潮。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的文章數量是有限的,只有在課外閱讀中拓寬知識面,才能使學生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比如:學了《丑小鴨》這篇課文,我就向學生介紹《安徒生童話》;學了《盤古開天地》,我就介紹學生閱讀其他的《神話故事》;學了《亡羊補牢》、《南轅北轍》這些課文,我就向學生介紹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學了古詩《詠柳》,我就向學生介紹其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日》等,并讓學生適當地背誦這些描寫春天的古詩,并讓學生課后去查找有關的故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的讀書熱情高漲,課外閱讀興趣大大地提高了。
為了保障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隨時都能有書看,有內容、有時間與別人交流自己的課外閱讀所得。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采用各種學生喜歡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
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我從圖書室借了大批量的圖書放在圖書箱內,還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也暫時存放在箱里,組織學生專人管理,大家借閱。圖書角就設在教室前的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
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我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每天中午一點鐘學生進教室后,即可借閱課外書報,并在每周劃出一、二節課時,保證有計劃地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望讀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從而,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好幾次有關讀書活動的班隊課,有介紹好書的,也有“古詩周冠軍”賽的,還有講故事的,形式多樣,參賽同學認真準備,積極參與,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特別是習作水平)是不無裨益的。所以,我們要在小學低段開始就要重視課外閱讀。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就會逐漸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讓我們給孩子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使課外閱讀為學生學習語文添翼,愿每個學生都能擁有閱讀的翅膀,自由翱翔在快樂的語文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