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鳳媛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 廣東 湛江 524094)
小學語文教育良性發展的推進,離不開讀寫結合的教育模式。讀寫結合,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將這兩種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共同使用。在閱讀時,多多積累,為日后學習其他教學內容奠定基礎。在寫作時,多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與運用,提升對詞語的靈敏度,才能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寫下此篇文章,與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討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
1.1 偏重閱讀能力,忽視語文寫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和閱讀的側重點偏差過大,導致寫作閱讀并沒有真正的結合。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占教材體現的絕大部分,但是對寫作的要求少之又少。只是在每個單元的最后布置一個簡單短的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寫作能力往往被老師所忽略,而這造成的后果是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偏弱,語文綜合成績影響,語文應用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1.2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并沒有結合。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簡單的語文寫作和語文閱讀。但是它們的練習都是單獨的,聯系性不強,產生的后果就是閱讀上學與寫作教學的分離。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原因,是因為老師需要花很長時間去講解教材內容,如果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于很多老師來說很陌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寫作和閱讀兩項技能有效的結合。
2.1 建立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有簡單的寫作練習,寫作的質量取決于學生閱讀的累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大量閱讀,才能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了解和使用更多修辭手法,發現和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老師在教學過程善于使用讀寫結合的教育模式,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思想素質的提升的很大幫助。才會在語文寫作中結合實際,直抒胸臆,流露真情實感,學生的學習語文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將有很大提升。
例如,在學習《迢迢牽牛星》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是先讓學生進行朗讀,然后進行背誦,最后進行默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同時積累大量的素材,那之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積累的資料印象深刻,也可以使學生對資料中所運用的描述方法能夠掌握,活學活用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2.2 舉行讀寫結合活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老師為學生布置的寫作練習應該與生活息息相關密切聯系,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提高學生讀寫能力,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多為學生舉辦有關于讀寫結合的活動,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使學生能夠提高對于讀寫能力的興趣,積極主動的進行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課本中有關于家長風俗的一部分內容,教師就可以結合這部分的相關內容,舉辦一個有關于家鄉風俗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和詢問查找,去了解有關于自己家鄉和民族的風俗習慣,通過學生主動的收集,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3 強化讀寫結合能力,發揮多種創作才能。讀寫結合能力的強化,主要通過讓學生尋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通過對于課文內容的閱讀,簡單地進行概括與提煉,理解文章所想要表達的重點。在自己今后的寫作過程中,也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情感。另一種訓練便是讓學生照貓畫虎去進行仿寫,簡單的仿寫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師所交代的寫作練習。
例如,在學習完《魯濱孫漂流記》后,學生根據在這篇文章中學習到的寫作手法,自己動手寫一篇關于自己的生活日記或者寫一篇關于家里寵物的文章。通過這種仿寫,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更高,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讀寫結合的教育方式必須被老師所重視。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足夠的閱讀基礎,才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難題解決的辦法。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是學生保持對閱讀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這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