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威 市橋實驗小學
籃球訓練是一個長期鍛煉積累的過程,籃球運動可以提高青少年反應能力、決斷能力和身體健康素質。在每個專業的籃球隊中,都具備小前鋒、大前鋒、中鋒、控球后衛、得分后衛,這些比賽位置的設定就是通過運用戰術的具體操作,使每位隊員分工明確,提高比賽競爭力。所以在比賽和訓練中教練員或體育老師都要加強對青少年戰術意識的培養和心理狀態的訓練,提升青少年在作戰時的心理素質,從而發揮出自身最理想的水平。
籃球比賽中,獲勝的關鍵性因素是團隊的默契度和團結度。青少年在組隊作戰時,難以根據自身和隊友的特點劃分作戰位置,對自己責任劃分模糊不定,青少年好勝心切,從而導致自我主義和驕傲心理的出現,缺乏相互配合輔助的意識,并且容易出現阻礙彼此視線、阻擋彼此跑位的情況。所以培養青少年籃球的戰術意識非常有必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劃分,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形成系統靈活的戰術思維,促進青少年在作戰時輕松運用戰術贏得比賽。
青少年的生長環境比較優越,導致心理抗壓能力較弱,在比賽前會出現緊張難以冷靜的心理情緒,比賽過程復雜多變,會出現多次比分交替領先的狀況,比分落后的局面時易氣餒和焦慮,比分領先時易驕傲自大、放松警惕,這樣的心理素質會嚴重阻礙自身實際水平的發揮,最后如果對戰失敗,青少年也可能會一蹶不振、降低自信心等,由此形成惡性循環[1]。教練員在培養訓練青少年籃球運動時,訓練健康的心理狀態是極為關鍵的,提高其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不被一時的壓制和落后所擊垮,從而提高整體比賽競爭力。
教練員應首先教授青少年關于籃球戰術的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籃球戰術的作用,讓其在頭腦中具備一個清晰的框架結構,同時對籃球比賽規則、裁判法等都要有全面系統的講解,可以通過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展示圖片、動態程序和視頻,并鼓勵青少年自主探究和查找籃球比賽中的新奇作戰部署戰術,充分展現籃球運動的魅力與文化。
教練員要對團隊整體和青少年個人作出不同的戰術意識培養策略。培養個人戰術意識首先需要加強個人的體能技術訓練,夯實自身基礎知識,從而達到隊內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之上教練與青少年自身都應對個人作出一個清晰的優勢和劣勢的界定,進而對自己在團隊中進行一個定位,促使在比賽中不斷發揮自己的長處,分析改善自己的弱項,提升作戰能力。
在整體戰術意識的培養中,要以團隊精神為核心,提升隊員的集體榮譽感,充分熟悉隊友的作戰習慣,加強彼此的信任與配合度。同時,教練員要根據每位隊員的個人綜合能力進行作戰位置的劃分,使隊員明確自己的主要任務,并根據隊員不同的弱勢方面進行深化訓練,訓練每位隊員防守能力和進攻能力,根據戰術部署情況清晰明確何時接球、何時傳球、何時進攻、何時防守、何時采取聯防等任務。教練員可以將每次訓練的過程錄制單獨的視頻,訓練結束后對其進行復盤,或者觀摩高質量的籃球比賽,提升青少年的戰術意識[2]。
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員需要積極鼓勵隊員,同時也應給予隊員不同種類的困難,讓青少年提升作戰自信心,并且在遇到困難和不利的情況時可以及時想出應對措施。在比賽前,教練員應充分調動隊員之間的積極情緒和作戰熱情,提前研究對手的作戰習慣,促使隊員提高準備能力從而消除緊張情緒。比賽結束之后,隊員之間絕不可以互相責怪,應及時對此次比賽做出總結,以免在下次比賽中犯相同的錯誤。同時,在比賽過程中,可能會給隊員出現多次干擾,比如觀眾的歡呼、裁判的決策以及對手的情緒,這些不可抗力的干擾因素是無法避免的,青少年應該學會對其進行忽視,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投入到比賽攻守上,從而提高隊員應對能力和適應能力。
籃球比賽作戰的勝負結果一定與其隊員的個人能力和團隊戰術部署有著直接關系,增強對青少年戰術意識和心理狀態的培養,將籃球戰術理論知識與作戰實踐相結合,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質,促使隊員在作戰過程中具備準備戰術的習慣,從而發揮自己最佳的實力,不斷提高青少年的籃球興趣和作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