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職業教育中心 遼寧 大連 116000)
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強、底子薄、紀律散慢等,學生素質偏低,有遲到早退、喝酒吸煙以及打架斗毆的現象發生。針對這些情況,使學生遵章守紀、積極向上地學習和生活,班主任就必須靈活掌握工作方法,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否取得成效關鍵取決于對學生的了解是否全面,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素質各不相同,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動向、個人特點和家庭狀況等基本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從學生的實際點出發,依據不同的特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有地放矢地教育管理。其次是要深入調查和研究學生出現的每個問題,把問題調查研究得越明白,就越表明負責任,情感就越深厚,教育方式、內容就會豐富多樣。作為中職的班主任應時刻注意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各樣問題,要做到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問題的性質所在并尋找其根源,區別不同問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說服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到心服口服讓他們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愛教育和感化學生是指當學生犯錯時,班主任首先要有區別性對待,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批評教育方法,批評學生時態度要誠懇、語言要得體,方式要恰當,切忌不能體罰學生。性格開朗的和易接受意見的學生,批評教育時可以選擇在辦公室或教室里,性格較內向的學生,要慎重選擇批評的地點、方式,千萬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他們,更不能大呼小叫,否則不但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讓學生存在記恨心里,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其次是批評時要公平公正,當好學生和差學生同時犯錯時,一定要公平對待,不能因為有的學生平時表現好壞而所不同。再次,批評時要心平氣和,多關愛,批評的目的是為了使他們更好地成長,所以批評時一定要注重多關心愛護學生,把愛貫穿于批評中,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其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只有付出愛才會增強學生的親近感,學生才會信賴和敬重老師,師生關系融洽,進而轉化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內在動力。
班級文化管理建設不但是一種藝術而且還是一門科學,一個好的班風既能創造一個讓人身心愉悅、陶冶精神的環境,還能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和規范學生的行為。要想使班級組建成一個和諧的集體,一是把班級建設成“爭先創優、蓬勃向上”的班級風氣,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是每個班主任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基礎和管理好班級的有利法寶,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校的社團、學生科等組織,利用班會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使他們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二是科學管理,以班治班,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必定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在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時,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力量和優點,利用班干部的優勢來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班干部既是班級的骨干力量,又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是班級一切活動的組織者,班級的榮辱與班干部有著密切的關系,培養班干部就是為了使用班干部,當班干部有了工作的能力和經驗后,班主任要大膽放心地使用他們,讓他們為搞好班級工作獻計獻策,當工作中存在困難時班主任要及時施以援手給予幫助,當他們在工作中存在不足時要及時指正,當他們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班主任要敢于承擔領導責任,當他們在工作中取得成績時要給予表揚和獎勵。
中職生自我管理約束能力差,責任感和集體觀念淡薄,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是單親家庭,家庭教育少,想要做好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有些困難,因此班主任需要把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集中聯合起來,形成家校聯合教育,一方面班主任應主動積極地與任課教師溝通交流,一起分析學生情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等;時刻教育學生要尊師重教,共同為班級的管理貢獻力量,充分發揮齊抓共管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在學生的教育中,不能僅僅依靠班主任個人,家長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所以要求班主任和家長相結合來教育學生,和家長建立聯系制度,在新生入學時,便與家長建立通信聯系,保證學生在學校的教育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協助。在平時班級管理時班主任要經常和家長以短信、電話、QQ、微信等保持溝通聯系,通過與家長溝通,更好地教育學生。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加強學習,不斷地研究探索管理班級的方法,運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提高工作能力,為中職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