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曉春 王 祿 張 娟 陳 茹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 (以下簡稱“東疆”)于2006年8月31 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020年6月8日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 是國務院定位的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國際物流核心功能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 港區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位置, 是 “一帶一路” 陸海運輸的連接點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東疆區域的經濟一直保持高質量發展, 國內外投資連續10年實現快速增長, 尤其是融資租賃產業憑借獨特的“東疆模式”,已成為天津金融創新的一張靚麗名片。 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建設。 東疆根據不同業務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審批模式、監管模式, 與時俱進地改進政府服務方式, 讓營商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同步。2019年7月, 東疆進行了法定機構改革,改革后區域以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和產業發展為引領,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 打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加快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東疆財政收入規模不斷擴大。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75.18 億元,較2012年的5.71億元增加69.47億元,年均增速達173.8%。東疆財政局緊密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密切聯系上級財政部門, 與區域發展定位相結合, 積極探索財政管理新模式, 以信息化平臺建設驅動財政管理規范化、 科學化、標準化建設, 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以財政之為助力東疆打造高品質營商生態圈。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建立全面規范透明、 標準科學、 約束有力的財政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2019年財政部也先后發布 《關于推進財政大數據應用的實施意見》《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大力推動財政信息化建設,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 而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互促機制是提升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撐, 這一點也是東疆財政致力謀劃和扎實推進的重點工作。
由于區域早期開發依托于天津港集團,2017年東疆財政才實施獨立的財政管理,起步較晚,同時區域經濟體量高速增長, 傳統財政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期財政工作的需要。此外,鑒于東疆招商引資的功能定位,兌現產業扶持政策成為東疆財政支出的重要部分, 對其資金進行監管也成為東疆財政的重要職能之一。為此,東疆財政部門經過探索建立了智慧財政信息管理平臺, 實現對財政業務工作的全流程管理, 以滿足財政資金監管和功能區招商引資的實際工作需求, 促進區域打造高水平營商環境。
東疆財政局超前謀劃,厘清東疆財政各項經濟業務發展脈絡,精準發力,推動財政信息化建設全方面展開。2017年著手規劃平臺需求并形成初步建設方案,2018年平臺各系統根據需求分別進行建設開發,2019年初對各系統進行整合串聯, 成功打造東疆智慧財政信息管理平臺并全面上線投入使用。 平臺建設堅持以 “四個導向”(即目標導向、 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結果導向)和“四個全”(即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和全生命周期) 為開發宗旨, 實現責任清晰、 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
該平臺涵蓋了預算編制、國庫撥款、預算執行、決算和財務報告、 結余資金收回國庫等財政核心業務全鏈條,整合了政府采購、財政評審、 政府投資基建項目和績效評價等16個數據庫, 串聯了財政預算編制系統、 預算指標管理系統、 總預算會計系統、 預算單位財務報賬系統、 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系統和促進產業發展資金管理系統6大系統,其中促進產業發展資金管理系統專門服務于區內招商企業兌現產業支持相關政策, 實現了財政全閉環預算管理。
1.財政預算編制系統
財政預算編制系統主要實現年初預算編制功能,嚴格按照預算法“二上二下”的編審思路設計開發, 節點全面,清晰明確,分級管理,將財政預算的編審工作通過系統約束在規定的流程進行運行。 各預算單位通過該系統進行預算信息填報, 形成本部門的預算額度,經過“二上二下” 的編審流程并待管委會整體預算會議通過后,進行預算批復與下達, 相關指標數據一鍵傳送至預算指標管理系統。其中,系統預設預算編制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公式標準,實現自動計算、匯總和勾稽審核, 并通過自動報警功能避免出現超額超標等非正常情況。
2.預算指標管理系統
預算指標管理系統收到指標數據后, 主要實現指標管理和國庫撥款兩項功能。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調劑或申請預算指標, 待履行完相應的預算管理程序后, 由預算人員批復預算申請, 并將其傳送給國庫人員。 國庫人員對該指標給予支付, 根據具體項目性質自動匹配指定的銀行賬戶, 并將支付信息傳輸至總預算會計系統對人民銀行發出支付指令。 待收到人民銀行電子回單后,將已完成的支付信息實時傳輸至預算單位財務報賬系統。此外, 系統為各預算單位開設預算執行情況查詢權限,進一步方便各預算單位實時了解預算執行情況, 合理安排各項目支付進度。
3.總預算會計系統
總預算會計系統主要實現電子化支付和自動記賬兩項功能。一方面,將承接的支付數據對人民銀行發起支付指令, 人民銀行將預算指標資金實撥至對應支付代理銀行。另一方面,接收人民銀行已支付完成的信息進行自動記賬, 規范各項業務處理流程、業務規則和業務單據等內容,減少業務處理中人工干預環節。 系統提供多個層次的安全策略,從數據存貯、網絡傳輸、軟件應用、數據備份、責任追溯、安全制度等方面對系統進行全方面的保護,以確保信息管理過程中財政資金和各種數據的安全性。
4.預算單位財務報賬系統
預算單位財務報賬系統主要負責各預算單位費用報銷、票據管理、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 系統接收到預算指標管理系統的預算指標和支付信息后, 各預算單位可直接選擇相應指標在該系統進行費用報銷, 系統設置無預算、超預算、超期、漏填報、重復報銷等智能化預警提醒,全面硬化預算約束。 系統完成線上審批程序后, 通過政銀直聯完成線上支付到指定賬戶,同時接收支付代理銀行反饋的結算信息,可與銀行賬戶資金余額進行實時對賬,在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的同時,切實提高報銷工作效率。
5.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系統
通過報賬系統電子數據自動導入,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系統實現財政預算執行與財務核算無縫銜接。 系統實現財務核算與報表整合功能,自動生成財務會計記賬憑證和預算會計記賬憑證、 決算報表、 預算會計報告和財務報告,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要求,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網絡化財務集中監督管理體系。
6.促進產業發展資金管理系統
促進產業發展資金管理系統經過流程再造, 優化了審批節點, 大幅縮短了審批時長,設置了招商項目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監管環節,實現了促進產業發展資金的全過程閉環管理。 系統整合工商、稅務、招商、財政等部門的數據, 建立了促進產業資金管理系統基礎數據庫,并建立查重機制和關聯機制,通過模板解析、 業務流分析等控制技術, 規范了政策條款和業務種類,啟用新興的二維碼防偽技術,實現了掃描二維碼查看系統相關內容的功能。 此外,根據稅務部門提供的企業納稅情況,利用數據分析預測技術進行招商人員、招商部門及分行業、分稅收結構等多維度的報表分析,輔助地區經濟分析及預測。
平臺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 創新財政服務管理模式, 打破了各財政各環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財政預算管理流程閉環管理,同時與上級財政實現了工作協同和數據共享, 集中整合了財政預算、基建、評審、政采、工商、 稅務、 金融等海量數據, 真正實現 “讓數據會說話”,增強財政數據對招商工作的輔助作用。 對于招商工作人員, 平臺可按月對區內企業稅收及其變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其中針對稅收變化幅度較大的企業設置智能提醒, 以便各招商人員及時關注并回訪;對于招商部門,平臺定期對其所屬招商人員、招商業績進行統計,為各招商部門樹立鮮明業績導向、 優化內部管理提供數據依據;對于管委會,平臺結合預算執行、 招商企業稅收情況可計算各招商部門投入產出比, 以實際數據支撐管委會對各招商部門進行績效考核;對于整個區域,定期對區域稅收整體情況進行產業結構、收入結構等多維度分析,動態監測區域經濟發展,為區域招商工作提供指導。
東疆財政局作為資金保障部門, 承擔著區域招商工作的資金保障等 “后勤”工作,財政“后勤”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招商人員的業務工作。一方面,平臺實現了業務監管與資金監管的有效融合, 與各業務部門形成良性互促的工作機制, 為業務監管部門開設安全生產、治理非法集資及區域維穩等權限, 為保證招商質量提供了新途徑。另一方面,平臺的上線實現了預算編制線上操作、預算執行實時可視、公務出行手機預定、 費用報銷線上提交及審批流程自動匹配, 為管委會各部門從預算編制到執行、 從公務出行到費用報銷開設不同權限,提供了人性化服務, 尤其是便捷的電子商務大大減少了招商人員的出行、 報銷等復雜繁瑣的財務流程, 真正為招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優質的“后勤保障”。
東疆財政局作為管委會的管家,始終以“服務”為主線,秉承“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的工作理念,為區內企業提供精準的 “專家+管家”式服務,平臺在外網開設了企業端口, 將政策兌現申請事項納入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辦理, 企業可直接線上兌現政策資金申請,減少線下跑腿成本, 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把事情辦好。 同時平臺可實現資金申請流程可視化, 方便企業隨時了解資金申請的辦理進度并進行相關咨詢, 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歸屬感,真正為企業服務到心坎上, 打造精準高效的政務環境。
政策兌現情況直接與政府形象掛鉤, 開空頭支票等不良現象不僅傷害投資者感情、破壞投資環境,更嚴重地損害了政府形象。 東疆財政充分發揮 “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勢,加強政務誠信建設,通過平臺設置標準規范化流程和格式,確保招商項目事前政策簽署的合法性、科學性和嚴肅性,避免出現政策條款爭議等問題。 同時與企業直接建立“窗口”,實現與企業“不見面”審批,輔助材料線下郵寄“無接觸”遞件,通過流程再造大幅加快審批效率,尤其在疫情期間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 服務區域招商生態建設, 打造了重信守諾的政府信用, 為打造高品質營商生態圈注入誠信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