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蘭
(青銅峽市職業教育中心 寧夏 青銅峽 751600)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國家為了讓中職學校學生得到更好地培養,在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中就明確地指出了在中職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數學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更是責無旁貸。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就一定要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充分地發掘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讓中職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與培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燦爛輝煌的數學發展史歷史悠久,淵遠流長,它不僅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更是不斷推動中華民族前進的動力。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滲透一些我們祖先曾在數學領域上所獲取的成績,以此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學習語文版中職數學《直線與圓的方程》教學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給學生介紹我國魏晉間杰出的數學家劉徽,他認為圓的內接正多邊形(即正多邊形的各頂點都在同一圓上),當邊數順次倍增下去時,所得到的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和面積就越來越接近于圓的周長和面積。圓可以看做是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無限倍增下去的結果。根據推斷他得出,如果按精確到0.01取π的近似值,那么以取3.14為最精確。劉徽提出的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國圓周率計算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通過在課堂教學時為學生講述我國古代令人自豪的數學成就,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為國富民強而勤奮學習的精神,調動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熱情。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人們一直覺得數學知識抽象難懂,在學習過程中更注重探究數學的解題思路,而忽略了對數學內涵知識的深度探究,但是這樣的數學學習是不夠全面的。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深度的挖掘數學知識所包含的深刻內涵,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還能通過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深意來提升自身的道德思想,以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與培養。例如,在學習語文版中職數學《集合》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深度的挖掘集合的內涵,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引導學生理解集合的知識,教師可以把班級所有學生看成一個整體,那么這個年級全體學生就形成一個集合,其中每個學生都是這個集合的一個元素。同理把中國的直轄市看成一個整體,那么中國的直轄市就形成一個集合,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都是這個集合的元素。通過這些實例,能夠讓學生深度的思考集合的特點,讓學生在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度探究過程中能夠接受到相應的集體主義教育,讓學生能夠深刻地明白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個人發展離不開集體,而集體也不能缺少個人的力量,這二者之間密不可分,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熱愛集體、以集體為榮,并且努力上進、奮發圖強,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數學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深度的挖掘這些思想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開辟出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例如,在學習語文版中職數學《三角函數》中的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圖像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告訴學生人生道路就想這正弦函數的圖像一樣,有直線有曲線,有上升也有下降,就好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一帆風順,有時也有坎坷,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需要正確的面對人生的挫折與失敗,只有經受得住這些考驗,始終保持著努力前進,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離自己的夢想更進。通過這樣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能夠嚴格地按照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斷努力,為學生今后能夠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合上述,數學學習中蘊含著很多豐富的德育教育知識,對于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中職教學過程中,為了中職學生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建設社會,創設自己更加美好的未來,教師在進行中職數學教學時一定要深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內涵深意,有目的地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高效地開展素質教育,讓學生通過中職數學的學習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與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