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玲勤
(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實驗小學 福建 古田 352200)
繪本,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圖畫書。是指以繪畫為主,附以少量文字組成的書籍。繪本發展的最初階段是為了滿足兒童閱讀與學習興趣而研發的兒童書籍。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進程,繪本對于兒童的教育意義由最初的講故事、學知識,發展為全面幫助孩子構建精神世界,培養孩子在低階段接受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多元化知識水平。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主要分為繪本閱讀課堂教學和繪本閱讀家庭教學兩部分。本文將結合這兩方面,進行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講述。
小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教育的主要教學方式。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生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多元化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意義重大。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與繪本相結合,有效提升了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小學語文繪本閱讀課堂教學方式主要分為繪本閱讀興趣課堂教學、繪本閱讀情境課堂教學、繪本閱讀多元化課堂教學。
2.1 繪本閱讀興趣課堂教學。小學語文繪本閱讀興趣課堂教學,旨在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前,針對小學語文課程制定有助于培養學生興趣的課堂教學方式。例如,在講述《開滿鮮花的小路》前,在黑板上畫一幅小路上開滿鮮花的畫。學生在看到教師的繪畫后,會覺得很好奇。這樣,在正式講課之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正式講課時,教師結合黑板上的圖畫,教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飽含熱情的對課文進行朗讀。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2.2 繪本閱讀情境課堂教學。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情境課堂教學,旨在培養小學生通過繪本,進入到小學語文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去。情境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加深了小學生語文閱讀的理解能力,充分調動了小學生課堂閱讀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講《小蝌蚪找媽媽》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播放與《小蝌蚪找媽媽》有關的動畫短片,通過為學生在課堂上播放動畫片的方式,創設情境課堂教學氛圍。在播放動畫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動畫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與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接受課堂教學的理解能力。
2.3 繪本閱讀多元化課堂教學。小學語文繪本閱讀多元化課堂教學,旨在培養小學生通過通過體驗不同的閱讀方式,利用繪本進行閱讀。例如,在講《影子》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講述影子的含義,然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追影子”活動,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做手影游戲,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帶領學生一邊對照課文表演,一邊閱讀的方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多元化的閱讀,有助于小學生通過繪本,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2.4 增加課外繪本素材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在課外增加繪本閱讀量的方式,促進小學生養成自主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有助于學生在小學階段閱讀的繪本素材,在課堂上以布置任務的方式,分發給學生們,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教師提供的繪本素材。教師通過增加課外繪本閱讀量的方式,讓小學生學會自主的利用繪本進行閱讀的閱讀能力,進而培養小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需要小學教師的教育引導,也需要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的輔導。繪本閱讀家庭教學策略,在于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例如,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教師通過微信群組與小學生家長之間建立交流合作關系。針對小學生的情況,教師指導小學生家長利用繪本素材,對小學生進行輔導,達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在學校教育階段,學校通過定期開展親子互動閱讀活動,讓小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通過體驗利用繪本進行閱讀活動的樂趣,調動自身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培養自身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利用繪本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家庭與學校更好地合作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善于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利用繪本教材,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