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花
(甘肅省武威市天??h第三中學,甘肅武威 733200)
提高課堂實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同樣的學生,同樣的教學內容,一位教師講得行云流水,學生學得興趣盎然,上課就是一種享受;另一位教師講得生澀難懂,學生學得索然無味,上課簡直是難受。所以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
傳統的教學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過分重視嚴肅呆板的課堂紀律,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宰者,強調學生“跟我學”。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代替了“學”,“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學生只能跟著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面對嚴肅的課堂氣氛和老師嚴肅的神情,大多數口不敢開,不敢提問題,不敢說意見。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探索,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性,不利于潛能的開發和身心發展。
新課程改革指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課堂教學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主動地獲取知識,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少一點教師講授,多一點學生活動;少一點教師提問,多一點學生發問;少一點死記硬背,多一點實際運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批評,更不是羞辱和責罵。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服務學生的學習設計的。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適應新型的學生觀、課堂觀,它是營造快樂、和諧課堂氛圍的首要條件。
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各種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有效地接受教學信息,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開端。因此,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對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十分重要。課堂是教師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的重要“陣地”,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塊“陣地”,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激情四射、精彩紛呈,使學生情趣盎然,進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從而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首先,在講授新內容前,教師可以通過以舊引新,啟發引趣;揭示矛盾,設疑生趣;故事開場,引發興趣;制造懸念,產生好奇;運用電教手段,調控注意力等,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情境,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其次,在講授新課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巧計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學習狀態。總之,教學是一個不斷引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并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問題。讀書者無疑,須教其有疑,教師要胸中有“問題”,腦中有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要認真備課,鉆研熟透教材,不僅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同時教師要有自己的“問題儲備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胸有成竹。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2]”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主動而愉快地去學習。首先,教師要微笑著去上課。教師的微笑是一種自信、一種教養,更是一種良好的風度、一種獨特的成熟心態、一種寬容忍讓精神的體現。教師用微笑來肯定學生的表現,可以使學生的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對知識技能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就能更主動、更高效地進行學習,從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其次,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朋友,以一顆赤誠的童心去感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課上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即使學生在講解問題或質疑過程中表達不清,或者出現錯誤,教師也不要嘲笑和譏諷,而要用婉轉的語言引導學生改正,多用表揚和肯定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不但敢問、愿問、愛問,而且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以營造寬容輕松的教學氛圍。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平等對話,學生個性得以充分張揚,煥發出創造的熱情,能夠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
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無私的愛心去愛所有的學生,才能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保證快樂、和諧課堂氛圍的關鍵。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時刻牢記“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既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又要有高尚的品格,以自身素養為學生樹立楷模,以人格魅力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有威信的教師,他的表揚和鼓勵就能更深入學生的心靈,觸動學生的思想,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出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要尊重、熱愛學生,尤其是要多關心、愛護后進生?!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是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欣賞、關懷和理解,當這種情感得到滿足后,他們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中。課堂上的交流不只是學習知識的反饋,更是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心靈和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對話的過程。教師決不能歧視后進生,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對后進生的信心、耐心、恒心,要幫助后進生消除緊張情緒。同時,教師要幫助后進生找回自信,使他們大膽地展現自我、得到鍛煉。最后,“精彩在課上,功夫在課下”,教師要多加強與學生的課外交流、溝通。陶行知說:“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能成為孩子的先生,這樣才會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學習立刻成為趣事,你也變成真正的先生?!币虼耍處熞浞掷谜n外時間,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經常跟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既重視學生的學習,也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使師生真正成為朋友、知己。
總之,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堅持“學生是主體”,以精深的教學藝術,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以博大的愛心,充分激起學生熱情,使學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實現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