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錚
(廣東省陸豐市東海新龍中學 廣東 汕尾 516500)
基于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高考材料作文也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從原本直接命題到現在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基于此,教師在實際的作文訓練課堂上,也應該從材料閱讀訓練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考察的本質,即要將語言文字轉化為實際溝通的技能,并具有解決實際交際探討問題的能力。教師也要創造性地幫助學生搜集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素材,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為其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提供幫助。
首先具有極強的交際性。與以往的命題作文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的作文材料,一般具有極強的探討價值,或是與時事相關的話題性內容,或者是具有一定辯論意義的探究性內容。但是歸根結底,其考查的都是學生們對于特定情境交際下,是否能夠發表有效的觀點,或者是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這不僅是與議題的交際,而且也是與閱卷教師的交流。
其次是具有明顯的針對性。任務驅動型作文素材一本都具有明確的寫作指令,在延續素材話題的基礎上,既要表達明確的觀點和立場,同時也要求學生不能偏離材料內容,通過發送指令來讓學生達到特性的行為和思考目的,具有明確的針對性[1]。
再次是真實的情境性。材料作文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文字內容會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和提煉觀點。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基礎上能夠對其中的某個觀點做出選擇和判斷進行實現立場的延伸。
最后是具有較強的應用性。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或普通材料作文不同的是,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材料中提取精華,并還原到具體的生活情境當中,情境交融的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總結出新穎的觀點,繼而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2.1 重新構架教學內容。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除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更應該從作文材料重新解構的角度出發,突出素材中的交際性價值,引導學生從讀者的身份變換為交際主體的身份來看待作文素材。例如,教師要從身邊的素材出發,重視寫作的現實功能。截取當下正在發生的新聞片段,讓學生練習實際談感想;讓學生帶著解讀的眼光觀看一部電影,并記錄影評。不局限形式,可以是觀后感的寫作,也可以是內容提要的摘錄,多元開發,讓學生能夠突破以往命題作文或者讀者身份的局限,重構寫作素材,提煉觀點、抒發情感[2]。
2.2 重視交際式寫作訓練。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一大特性就是其本身具有較強的交際性,或者是觀點眾多需要學生選擇其一,或者是定位模棱兩可要求學生總結升華。但是歸根結底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分析作文素材的同時做必要的交流活動,以情境訓練、目的訓練、主體意識訓練以及讀者意識訓練等多重角度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升華作文素材,繼而總結和提煉觀點。例如材料中給出了一段與校園霸凌相關的社會新聞內容,學生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么校園中會出現霸凌;老師給出這樣的素材具有什么目的;與現實社會有哪些聯系;怎樣才能真正制止霸凌。這些交際性問題在腦海中一一呈現,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學生理清寫作脈絡和想要表達的主題[3]。
2.3 創新研究教學方法。首先從任務教學法的角度出發,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目的和問題來閱讀材料,或者是閱讀完材料,站在不同的立場能夠怎樣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從交際教學法的角度出發,在給出一段材料之后,教師可以設計討論的形式讓學生針對其中的觀點進行辯論,在不斷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升華主體。最后基于情境教學法的角度,教師可以針對材料為學生解讀相關事件發生的地點和場景,讓學生在腦海中對素材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繼而從不同的立場上看待和解決問題。
基于新課標的背景下,想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對當下新型的任務驅動型素材作文進行解讀,為學生提供更為多元化的素材和資源,引導其站在不同的立場利用不同手段來解決材料中所呈現的現實問題,總結觀點的同時不忘升華主題,用情境法、交際法等來幫助學生深入到材料中提煉觀點,為其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提供堅實的動力。